第7章

“是啊,比琉璃还漂亮!”

“老板,这东西卖不卖啊?多少钱一个?”

顾客们七嘴八舌地问道,李越笑着说道:“各位客官,这东西叫玻璃,是我最新制作出来的。它不仅漂亮,而且还很实用,可以用来做杯子、盘子、窗户等等。至于价格,一个玻璃杯子卖五百文钱,一个玻璃盘子卖一贯钱。”

五百文钱一个杯子,一贯钱一个盘子,这个价格在唐朝来说非常昂贵,相当于一个普通人家几个月的生活费。但即便如此,还是有很多达官贵人愿意购买。

毕竟,玻璃制品在唐朝是独一无二的,拥有玻璃制品,不仅能显示自己的财富,还能彰显自己的身份地位。

很快,李越制作玻璃的消息就传遍了长安城。很多达官贵人都纷纷来到李越的店里,购买玻璃制品。甚至连皇宫里的皇帝和贵妃也听说了消息,派人来购买。

皇帝看到玻璃制品后,也非常喜欢,他还特意召见了李越,询问玻璃的制作方法。李越知道,玻璃的制作方法是自己的核心机密,不能轻易泄露,于是他就编造了一个谎言,说玻璃是用一种特殊的矿石炼制而成的,这种矿石非常稀少,而且炼制过程也非常复杂。

皇帝虽然有些怀疑,但也没有深究。他觉得李越是一个难得的人才,不仅能制作肥皂,还能制作玻璃,于是就任命李越为 “将作监丞”,负责宫廷里的一些手工制作工作。

李越没想到自己竟然能当官,虽然只是一个从八品的小官,但也是朝廷命官了。他连忙跪下磕头:“谢陛下隆恩!草民一定尽心尽力,为陛下效力!”

当了官之后,李越的身份地位也提高了很多。他在长安城里的人脉也越来越广,和很多达官贵人都成了朋友。

李越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,他知道,自己的路还很长。他还在不断地研究新的发明创造,比如改进造纸术、发明水车、制作火药等等。他相信,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智慧,一定能在唐朝创造更多的奇迹,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。

第五章 水车助力,农业革新

当了将作监丞之后,李越虽然不用再像以前那样辛苦地制作肥皂和玻璃,但他并没有闲着。他经常去各地考察,了解唐朝的社会状况和民生需求。

在一次考察中,李越来到了一个偏远的村庄。这个村庄因为地处干旱地区,农业生产非常落后,村民们每年都要靠天吃饭,遇到干旱的年份,庄稼就会颗粒无收。

李越看到村民们辛苦地用木桶从河里打水灌溉庄稼,效率非常低,而且还非常辛苦。他心里暗暗想道:“如果能发明一种不用人力就能打水的工具,那就好了。”

他突然想到了水车。水车是一种利用水力驱动的灌溉工具,在现代社会非常常见,但在唐朝,还没有水车这种东西。

水车的制作原理其实很简单,就是利用水流的力量,带动轮子转动,然后通过轮子上的水桶将水提升上来,再通过渠道输送到田里。

李越决定为这个村庄制作水车。他首先画了一张水车的设计图,然后找来了村里的木匠和铁匠,向他们详细讲解了水车的制作方法和原理。

村民们听了李越的想法后,都非常兴奋。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这么神奇的工具,都希望能尽快制作出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