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野的目光又转向窗边,发现毛线筐依旧放在那里,竹针上的毛线明显又多织了几针,而筐里的桃木片竟隐隐泛着红光。他的脚步不由自主地慢慢走向桌前,粥碗里散发出来的热气扑在脸上,带着淡淡的米香,一切看起来是那么真实,不像是虚幻的假象。
“小伙子,尝尝吧,我煮了很久。” 那声音再次响起,这次是从厨房的方向传来的。陈野急忙回头,只见厨房门口站着一个女人。她身着一件洗得发白的碎花衬衫,花白的头发贴在脸上,使得她的脸看起来十分模糊,根本看不清五官。女人手中还攥着一个勺子,与桌上的搪瓷碗显然是一套的。
“张阿姨?” 陈野的声音因恐惧而微微发颤。
女人并没有说话,只是朝着陈野轻轻笑了笑,随后便缓缓走进厨房,转瞬就消失不见了。陈野见状,赶忙冲到厨房,然而里面却空无一人。他伸手摸了摸灶台上的锅,还是冰凉的,没有一丝温度,根本没有煮过粥的迹象。再看回客厅,桌上的粥碗还在,可刚才还袅袅升腾的热气却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,粥也变得冰凉,仿佛已经放置了很长时间。
陈野定了定神,他想起老周的话,赶忙把桃木片再次放进毛线筐,筐里的竹针 “当啷” 一声响,仿佛是在对他做出回应。陈野对着毛线筐,轻声说道:“张阿姨,我知道你一直心心念念着要给孙子织毛衣,我已经联系上你儿子了,他说会把地址发给我,我一定会把毛线寄给你孙子的,你就别再担心了。”
这一夜,陈野躺在床上,很快便进入了梦乡。在梦里,他发现自己站在四楼的客厅里,阳光透过窗户,温柔地洒在房间的每一个角落。张阿姨静静地坐在毛线筐旁,手中拿着竹针,正专注地织着毛衣。她的孙子坐在一旁,是个活泼可爱的七八岁小男孩,身上穿着张阿姨织的灰色毛衣,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,嘴里说着:“奶奶,毛衣真暖和。”
张阿姨抬起头,目光看向陈野,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,轻声说道:“谢谢你,小伙子,麻烦你了。”
当陈野从睡梦中醒来时,他感觉眼角有些湿润。他下意识地拿起手机,看到张阿姨儿子发来的信息,地址显示在杭州,是一所小学的地址。附言里写道:“我儿子在寄宿学校,麻烦你别告诉他奶奶的事,怕他害怕,就说毛衣是我织的。” 陈野看着手机屏幕,心中五味杂陈,他知道,自己与张阿姨之间这段奇妙而又略带惊悚的缘分,或许即将画上句号。
第四章 拆迁款的秘密
周末,阳光透过云层,洒在城市的大街小巷。陈野怀揣着毛线,前往邮局准备将其寄给张阿姨的孙子。在完成这件事后,他心中对张阿姨的过往愈发好奇,便顺道来到小区的物业,想打听一下张阿姨的更多事情。
物业办公室里,王经理正坐在办公桌后,手中握着一个保温杯,轻抿一口茶后,缓缓叹了口气说道:“张阿姨啊,真是个苦命的人。她这一辈子都省吃俭用,一心就想着能给孙子多留点钱。”
王经理接着讲述,去年小区传来要拆迁的消息,按照当时的政策,张阿姨的房子本应能获得八十万的赔偿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