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你说的是张阿姨吧?” 老周放下手中正摆弄着的螺丝刀,抬起头,指了指墙上的日历,神情凝重地说道,“她是今年三月十二号走的,突发脑溢血,就倒在毛线筐旁边,当时手里还紧紧攥着竹针呢。”
老周缓缓讲述着张阿姨的过往。原来,张阿姨生前一直独居在此,儿子远在外地工作,一年到头也难得回来一次。她生活中最大的盼头,就是能亲手给孙子织一件温暖的毛衣,满心期待着孙子放假回来时能穿上。然而,命运弄人,毛衣还未织完,她就突然离世,留下了这个未竟的心愿。“她走之后,四楼就再也没安宁过。有一回,我半夜起来上厕所,不经意间瞥见四楼的灯亮着,窗户大开着,毛线在风中肆意飘动,远远看去,就像真的有人在那里织毛衣一样。”
陈野赶忙把手机里的录像拿给老周看。老周盯着屏幕,眼睛一眨不眨,眉头紧紧皱成了一个 “川” 字。良久,他缓缓开口道:“她并不是想要害人,只是心中的执念太深,始终放不下。那件毛衣没织完,她放心不下孙子,所以想找个人帮她完成这个心愿。”
“帮她织完?” 陈野一脸错愕,愣在原地,“可我根本就不会织毛衣啊。”
“不用你织。” 老周说着,转身从抽屉里拿出一个红布包。打开红布包,里面是一块桃木片,质地温润,纹理细腻。桃木片上刻着一个小小的 “安” 字,笔画古朴而有力。“你把这个放在毛线筐里,再把她的毛线寄给她孙子,然后告诉她‘毛衣织完了,孙子收到了’,如此一来,她的执念便会消散。”
陈野小心翼翼地接过桃木片,感受着它那独特的温润触感。此刻,他不禁想起了门口突然出现的苹果,想起了楼道里那一闪而过的黑影。不知为何,他心中对张阿姨的恐惧渐渐消散,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怜悯。在他眼中,张阿姨不再是那个令人害怕的 “鬼”,而是一个孤独的、深深想念孙子的老人,仅仅因为心中那一丝执念,便被困在了这个世间,找不到解脱的出路。
第三章 夜归的 “邻居”
周五的夜晚,城市的喧嚣在深夜逐渐归于平静,时针悄然指向凌晨一点,陈野才结束了加班,拖着疲惫的身躯往家赶。当他走进那栋熟悉的红砖楼,楼道里的灯依旧是灭着的,黑暗如同一张巨大的幕布,将整个楼道笼罩其中。陈野只能小心翼翼地摸着墙,一步一步缓缓往上走。
当他终于走到四楼自家门口时,寂静的夜里突然传来一阵 “沙沙” 的声音,那声音异常清晰,仿佛有人正在不紧不慢地织着毛衣。陈野的神经瞬间紧绷起来,“谁在里面?” 他哆哆嗦嗦地掏出钥匙,手不受控制地剧烈颤抖着。就在钥匙刚插进锁芯的瞬间,门毫无预兆地突然开了一道窄缝,一缕昏黄的光从屋内透出,紧接着,一个女人慢悠悠的声音传了出来,仿佛刚从睡梦中苏醒:“小伙子,回来了?我给你留了碗粥,在桌上呢。”
陈野的心猛地一揪,他听出来了,那正是张阿姨的声音!李奶奶曾给他看过张阿姨的照片,还模仿过张阿姨说话的语气,此刻这声音与他记忆中的一模一样。他鼓起勇气,缓缓推开门,客厅里的灯亮着,在昏黄灯光的映照下,桌上赫然摆着一个搪瓷碗,碗里盛着小米粥,正冒着袅袅热气,旁边还放着一个苹果,和之前放在门口的那个如出一辙,表皮已经发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