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章 倒计时
九点零五分,办公室的空气已经开始变得粘滞。电话响的时候,我正低头在合同附件上标红重点。屏幕上显示的是合作方法务的名字。
“我们这边接到董事会的指令,”对方的声音带着急促,“四十八小时内必须有正式澄清,否则拨款流程先停。”
我握着笔的指关节有些发白,抬眼看了看办公桌右上角的台历——离月底民意评估还有二十七天,这个时间节点被缩短成了一道悬崖。
挂了电话,我直接走向周以恒的办公室。他坐在电脑前,屏幕上开着几家新闻门户的后台数据,热搜榜上那个话题已经爬到第九。
“合作方给了最后通牒。”我把情况简要说完,“四十八小时。”
“那更得先声明。”他旋转椅子面对我,语气不疾不徐,“抢占公众的情绪点,比证据更能压热度。”
“没有证据,声明就是空口白话。”我盯着他,“我们现在需要的是可公开的证据链,不是情绪。”
沉默持续了几秒。他用手指轻敲桌面,然后说:“那就分头来。你盯证据,我出声明。”
上午九点二十分,危机小组第一次碰头。屏幕上倒计时应用的红色数字闪着光,从48:00开始往下跳。市场部建议用一段“感性故事”开头,我当场否了:“我们不是在拍广告。”空气里短暂的僵硬被周以恒的声音打破:“那就按她的来,事实先行。”
会议结束前,我列出四层证据链的框架——合同原件、审批流程、会议纪要、第三方鉴证。律所前辈在电话里提醒我,能公开的必须去隐私化,尤其是涉及家庭的部分。我一边做记录,一边听到办公室外有人低声议论,带着八卦的兴奋。
午餐时间,我独自坐在工位上吃三明治。手机屏幕亮起,母亲的视频电话跳了出来。我接通,她背后的墙壁斑驳,有陌生人的影子在晃动。
“你表舅又来了,问房子的事。”母亲压低声音,“他们说得难听,你什么时候能办完?”
“我尽快。”我忍着不去看那个模糊的人影,“妈,你先别开门。”
她嗯了一声,叹气挂断。剩下半个三明治在口中变得索然无味。
下午两点,律所前辈把一份可公开证据的模板发到我邮箱,我立刻开始比对删改。合同里所有涉及金额的部分被打上黑块,审批流上的内部账号用代号替换。我一边处理,一边接到城投窗口的电话,他们愿意在澄清声明发出时,同步公布阶段性进展,但要求资料必须在今晚完成初审。
五点半,内部资料调取审核时,技术部反馈有部分文件无法直接导出,需要申请高级权限。我签下审批单,心里却在想,这些权限越多人有,风险就越大。
傍晚七点多,会议室里只有我和周以恒。灯光照得他眉骨的阴影更深。他推过来一份简短的声明:“这是我拟的版本,先发出去。”
我扫了一眼,字数不多,只有事实要点,没有情绪渲染。但我还是指着一句话开口:“这里的措辞会被解读成默认婚姻和项目有关,能换成更精确的吗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