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章

第一章 曝光日

早上七点三十五分,我合上笔记本,把昨晚调到凌晨的庭审材料放进公文包。窗外的车流像被人用快进键按住,鸣笛声一阵接一阵。手机屏幕亮起,是母亲发来的转账提醒——这个月的赡养费提前划走了。我回了个“收到”,就不再看第二条语音。那一条,是关于房产过户的催促,我已经熟到能在脑海里背出来。

咖啡机滴着深色的液体,苦味在小小的出租屋里蔓延开来。我喝了半杯,换上灰色西装外套,夹好合约夹,出门。

八点五十,赶到公司。电梯间挤满人,我习惯性地站在最里面,手指按亮二十二层的按钮。那枚金属面板的灯忽明忽暗了一下,又稳住了亮度,不知是线路老化还是电流波动。

法务部例会照例从八点五十五开始。会议室的冷白灯照得人面色发青,空气干燥得连呼吸声都显得格外清晰。我翻开会议纪要,开始记录。直到市场部的负责人推门进来,把一台平板电脑放到桌面中央。

“你们看看这个。”

屏幕上是一张被拼接过的图片:一半是结婚证的局部照片,另一半是合同审批记录的截图。下方的配文模糊暧昧——“有些合作,先从私交开始。”

有人低低地吹了声口哨。

我盯着那张图,视线却被一个细节勾住——结婚证右下角的日期和合同审批的时间戳,在图里被刻意并排放置,仿佛是某种暗示。

“这算什么东西?”男主——公司品牌公关总监周以恒,靠在椅背上看我。他的声音不急不缓,“现在已经被业主群和本地论坛转得飞快,几个营销号都跟进了。”

我合上会议纪要:“未经证实的拼接图,没有法律效力。”

“可公众不会等我们证实。”他挑眉,“先发声明,抢占窗口期。”

我摇头:“先锁证据链。”

我们的视线在半空中交错,会议室的空气又冷了几分。

午餐时,我刚咬了一口面包,手机屏幕上跳出母亲的语音:有人来家里催债,问房产过户什么时候办。我盯着那条语音看了三秒,点掉,拿起文件继续标注。

下午的项目周会,城投窗口负责人在视频里强调,阶段性民意评估的结果将在月底前上报,支持率低于七成,资金拨付就会延迟。

“所以,”他顿了顿,“你们要尽快澄清,不然我们很被动。”

周以恒翻了翻资料,说会准备对外问答稿。我没吭声,把目光落在合约夹上。那是我亲手整理的,从合同到审批流,再到会议纪要,分成了四个颜色的标签。

晚上八点一刻,会还没结束,手机突然震动了一下。我低头一看,是一条来自民政局的短信——提醒我,有人刚刚在他们的系统里查询了我的婚姻登记信息。

时间:二十点零三分。

我抬头,看见屏幕上还停着那张拼接图的页面,评论数正不断跳动增长。数字像被人用力拽着往上窜,而短信里的时间,和那张图第一次出现在论坛的时间,只差两分钟。

那一刻,会议室里每个人的声音都像被隔着一层厚玻璃传来,我听不真切。只有指尖下的纸张,在冷白灯下,透出淡淡的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