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珩闻言,眼前一亮:“哦?华儿,你有什么妙计?”
沈昭华凑近苏珩,轻声说出了自己的计划。苏珩听后,连连点头:“好计策!就按你说的办。只是此事凶险,你一定要多加小心。”
“舅舅放心,我自有分寸。”沈昭华自信地说道。
接下来的日子里,沈昭华按照计划,乔装成一个普通的民女,混入了京都的市井之中。她凭借着自己的聪慧和口才,很快就与市井中的百姓打成一片,收集到了许多关于李嵩和张谦贪赃枉法的证据。
与此同时,苏珩则在朝堂上与李嵩、张谦周旋,故意露出破绽,引诱他们落入圈套。
终于,在一个月后的早朝上,苏珩突然上奏,弹劾李嵩和张谦贪赃枉法、草菅人命,并呈上了沈昭华收集到的证据。李嵩和张谦见状,惊慌失措,想要狡辩,却被苏珩一一驳斥。
当今圣上虽然昏庸,但在确凿的证据面前,也不得不下令将李嵩和张谦打入大牢,彻查此事。
沈昭华得知消息后,心中激动不已。她知道,这只是复仇的第一步,接下来,她还要将所有参与陷害沈家的人,一一绳之以法。
李嵩和张谦被打入大牢后,京都的局势发生了微妙的变化。许多原本依附于他们的官员,纷纷倒戈,朝堂上一时间人心惶惶。
沈昭华知道,这是一个扩大势力的好机会。她向苏珩提议,趁机提拔一些清廉正直的官员,壮大自己的力量。苏珩采纳了她的建议,在朝堂上大力举荐贤才,很快就拉拢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官员。
然而,沈昭华的举动,也引起了其他权贵的注意。其中,最为忌惮她的,便是太尉王振。王振手握兵权,野心勃勃,一直想要取代张谦的丞相之位。如今张谦倒台,他便将苏珩和沈昭华视为眼中钉、肉中刺。
一日,王振派人送来请柬,邀请苏珩和沈昭华前往太尉府赴宴。苏珩知道,这是一场鸿门宴,想要拒绝,却又怕得罪王振。
沈昭华看出了苏珩的顾虑,说道:“舅舅,无妨。我们正好可以借此机会,探探王振的虚实。我陪您一起去。”
苏珩犹豫了一下,点了点头:“好,有你在,我也放心一些。”
当晚,沈昭华和苏珩来到太尉府。太尉府灯火通明,戒备森严,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气息。王振坐在主位上,面色阴沉,目光如炬地盯着沈昭华和苏珩。
“苏御史,这位便是你那位远房侄女吧?果然是个美人胚子。”王振皮笑肉不笑地说道。
沈昭华微微颔首,不卑不亢地说道:“见过太尉大人。小女沈氏,见过大人。”
王振打量着沈昭华,眼中闪过一丝贪婪:“沈姑娘不仅貌美,听说还颇有才华。今日宴会,不如沈姑娘为大家弹奏一曲,助助兴?”
沈昭华知道,王振这是在故意刁难她。她从容地站起身,说道:“既然太尉大人有命,小女不敢不从。只是小女技艺粗浅,还望大人和各位大人海涵。”
说罢,沈昭华走到一旁的古琴前,坐下弹奏起来。琴声悠扬婉转,时而如高山流水,时而如金戈铁马,听得众人如痴如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