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必须想办法让孙权断了议和的念头,同时,还要尽快阻止曹操采纳连环计。
当晚,林晓峰在整理台账时,故意在“船舰物资”一栏多停留了片刻。
账本上写着“需铁钉三千斤、木板五百张,用于加固船舰”,这正是为连环计做准备的信号。
他放下竹简,走到帐外,望着远处江面上隐约的曹军船舰影子,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怀里的木片。 数据有了,人脉有了,接下来,就是如何在庞统献计之前,给曹操心里种下“怀疑”的种子。
他想起曹操白天说的“日后再给你升阶”,突然有了主意。
或许,他可以借着“汇报军需”的名义,主动提一提“船舰稳定性”的问题。
夜风带着江水的湿气吹过来。
林晓峰深吸一口气,转身回帐。
他重新拿起竹简,在“战马疫病预防”的条目下,又加了一行小字:“南方多东南风,船舰若相连,恐难避风浪。”
这行字,既是给军需参军看的,更是给日后的自己,留下的“进言依据”。
第4章:智解“连环计”
十一月中旬的乌林,江风带着刺骨的寒意,吹得营中旗帜猎猎作响。
林晓峰(石茂林)刚把当日的战马草料消耗台账整理好,就见军需参军匆匆走过,嘴里念叨着“凤雏先生到了,丞相召众将议事”。
“凤雏先生”——庞统!
林晓峰手里的竹简险些滑落。
他立刻想起“三国战争推演模型”里的关键节点:正是庞统亲赴曹营,献上“连环计”,让曹操将船舰首尾相连,才给了周瑜火攻的可乘之机。
现在庞统来了,意味着最关键的破局时刻,到了。
“你跟我来,帐外听候差遣,若是丞相要传个话、递个东西,你机灵点。”
军需参军突然回头,指了指林晓峰。
想来是前几日林晓峰整理台账细致,又懂些战马疫病防治,参军便把他带在身边,当个临时的杂役。
林晓峰强压着心头的悸动,跟着参军走到中军帐外。
帐内已经传来了说话声。
先是曹操爽朗的笑声,接着是一个略带沙哑的嗓音,正是庞统。
“丞相麾下将士多是北方人,不惯水战,若将船舰用铁索相连,上铺木板,便如平地一般,将士们再无晕船之苦,届时过江攻吴,易如反掌。”
帐内顿时响起附和声。
有将领喊道:“凤雏先生此计甚妙!我军昨日还因晕船折损了十几个兵卒,若能解决此事,必能大振军心!”
林晓峰的心提到了嗓子眼。
他知道,此刻若没人站出来反驳,曹操大概率会当场采纳连环计。
他紧攥着手里的台账,脑子里飞速运转。
自己只是个军需处的小吏,直接闯进去说“此计有诈”,定会被当成疯子,甚至可能被安上“通敌”的罪名。
必须找个万无一失的借口,既能进言,又不暴露真实目的。
就在这时,帐帘被掀开。
曹操的侍卫走出来:“丞相问,军需处那边,船舰加固用的铁钉和木板,何时能送到?”
军需参军正要应答,林晓峰突然上前一步,抢在他前头说道:“回侍卫大哥,铁钉今日午后就能到,但木板还需两日——只是小人有一事,关乎草料运输,想借这个机会,向丞相禀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