声明:本故事纯属虚构,如有雷同纯属巧合,如有不良影响请留言告知,谢谢。
1 红墙下的抉择
六月的风卷着栀子花的香,掠过青石板路,停在雕花铁门外。林微站在这儿,指尖攥着那张边缘泛白的老照片——照片里的爸爸穿着警服,帽檐下的眼睛亮得像淬了火的钢,身后是连绵的青山,那是她从小长大的地方,也是爸爸最后倒下的地方。
“林小姐,请吧。”黑色轿车旁的男人声音低沉,肩章在阳光下闪着冷光。他是省厅来的人,三天前找到她时,她正蹲在爸爸留下的老屋里,对着满墙的奖状发呆。
爸爸是缉毒警,牺牲在五年前的一场围捕里。消息传来那天,山里的雨下了整整一夜,她抱着爸爸那件洗得发白的警服,听着山风呜咽,像是谁在哭。从那天起,她就知道,有些东西是刻在骨头里的。
车子驶离小镇时,林微回头望了一眼。青瓦屋顶在树影里若隐若现,爸爸坟头的那棵松树该长高了吧。她将照片塞进贴身的口袋,掌心的温度烫得像一团火。
“爸爸,”她在心里默念,“他们说,你没做完的事,有人能接着做。”
省厅的招待所安静得能听见钟摆声。负责接洽的张科长是个四十多岁的女人,眼角有细纹,眼神却温和:“小林,你爸爸的事,我们都记着。组织上考虑到你的情况,也尊重你的意愿——如果你想报考警官学院,我们会提供必要的帮助。”
林微抬起头,睫毛上还沾着未干的水汽:“我想考。”
“缉毒专业很苦,也很危险。”张科长顿了顿,“你爸爸……就是在这条线上走到底的。”
“我知道。”林微的声音很轻,却带着一股拗劲,“我小时候,他总说,山里的毒瘤不除,老百姓就过不上安稳日子。他没做完,我来做。”
张科长看着眼前这个刚满十八岁的姑娘,单薄的肩膀挺得笔直,像极了照片里那个永远向前冲的老林。她叹了口气,递过一份报名表:“填吧。从这里开始,路就不好走了。”
钢笔划过纸页,“林微”两个字一笔一划,力透纸背。窗外的阳光落进来,在字上镀了层金边,像是某种无声的承诺。
2 靶场上的阴影
警官学院的生活比林微想象中更严苛。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出操,五公里越野跑下来,腿像灌了铅;格斗课上被摔得浑身青紫,第二天照样爬起来接着练;法律条文背到深夜,台灯下的影子被拉得很长。
她从不叫苦。体能训练,别人跑五公里,她偷偷加练到七公里;理论课,笔记记得密密麻麻,比课本还厚;擒拿格斗,被打倒了就立刻爬起来,眼神里的狠劲让对手都发怵。
同学们都说,林微是个“拼命三娘”。只有她自己知道,她是在跟时间赛跑,跟爷爷留下的期望赛跑。
可偏偏,射击成了她过不去的坎。
第一次实弹射击,枪声在耳边炸响的瞬间,林微猛地闭上了眼。子弹脱靶,打在靶场边缘的土坡上,扬起一片尘土。
“怎么回事?”教官的声音带着严厉,“据枪姿势标准,呼吸节奏也对,为什么不敢扣扳机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