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章

我独自坐在冰凉的塑料排椅上,手指紧紧捏着那张薄薄的、却重逾千斤的报告单。

指尖冰凉,甚至有些发麻。目光死死钉在那四个黑色的印刷体字上——

双胎妊娠。

耳朵里所有的噪音瞬间潮水般退去,只剩下血液冲刷血管壁的轰鸣声,一下,又一下,沉重地砸在耳膜上。

怎么可能?

明明只有那一次。混乱的,失控的,被酒精和海浪声包裹的,陌生的一夜。

甚至记不清他的脸,只有一个模糊的轮廓,一双深得慑人的眼睛,和那几乎要将人吞噬的、灼热的雪松气息。

“…建议尽快建立产检档案,双胎妊娠风险相对较高…”医生公式化的声音似乎还在耳边回响,带着一种事不关己的平静。

风险?何止是风险。

我闭上眼,试图压下喉咙口翻涌的酸涩和眩晕。世界在天旋地转。未婚,异地,刚刚起步的事业,完全不在计划内的孩子…还是两个。

呼吸变得困难起来。

那张印着“双胎妊娠”的纸,像一道突如其来的判决,劈开了所有既定的未来。

不知在冰冷的椅子上僵坐了多久,直到四肢都冻得发僵,我才猛地站起来。动作太急,眼前一阵发黑,慌忙扶住墙壁才稳住身体。

不能这样。

总得…做点什么。

走出医院,午后的阳光猛烈得刺眼。我站在车水马龙的街边,恍惚地看着行人匆匆,每个人似乎都有明确的方向。

而我,被一个夜晚,两个突如其来的生命,彻底抛出了轨道。

第一个清晰的念头钻入脑海:找到他。

那个男人。哪怕只有一个模糊的侧影,一个低沉的声音,一缕雪松的气息。他是另一半基因的提供者,是这混乱现状的另一个责任人。

我需要找到他。至少,要知道他是谁。

接下来的日子像一场疯狂而漫无目的的地毯式搜索。凭借残存的、模糊的记忆碎片——那家海岛酒店露台,他可能提及的零星信息(关于极光的看法?一家北欧餐厅的名字?),他腕表的品牌,他流畅的意大利语——我动用了所有能想到的人脉和途径,甚至雇佣了一个开销让我肉疼的私家侦探,在庞大的互联网和社交网络中艰难地筛选、排查。

过程如同大海捞针,充斥着无数次失望和徒劳。希望燃起又熄灭,反反复复,磨蚀着本就所剩无几的精力和希望。

直到那一天。

侦探发来一封邮件,没有正文,只有一个附件链接。

心跳莫名失速。指尖冰凉地点开。

浏览器跳转到一个欧洲财经媒体的网页,巨大的横幅照片几乎占满整个屏幕。是一场极其盛大隆重的婚礼现场报道。

新娘穿着价值连城的定制婚纱,头纱曳地,笑容是标准的、无可挑剔的名媛式优雅。她挽着的新郎——

我的呼吸骤然停止。

高清镜头捕捉得无比清晰。那张脸。深邃的眉眼,挺直的鼻梁,薄而线条分明的唇。即便穿着庄重的黑色礼服,打着领结,周身散发着与那夜迥异的、属于上位者的疏离与矜贵……

是他。

绝对不会错。

血液仿佛瞬间冻结,又在下一秒疯狂倒流,冲撞着四肢百骸。耳朵里嗡嗡作响,几乎听不见任何声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