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幕低垂,西城的风猎猎作响,卷起漫天尘沙。城门大开,街巷空寂,只有一曲古琴声在风中悠悠回荡。诸葛亮白衣鹤氅,羽扇轻摇,端坐于城楼之上,神色冷峻沉静。
城外,魏军铁甲如山,旌旗蔽日,数万大军压境。马蹄声轰鸣如雷,长矛寒光闪烁,宛若一头欲将吞没城池的巨兽。前军止步,司马懿纵马而来,披黑甲,面色阴沉,鹰隼般的目光死死盯住城楼上的诸葛亮。
诸葛亮抚琴,音色时而如潺潺清泉,时而似惊雷轰鸣。他神态自若,仿佛全不在意魏军的汹涌气势。
“这城门大开,无兵防守,却为何有诸葛亮独坐?”司马昭低声问。
“父亲,此必是空城!此时若不攻,更待何时?”
司马懿冷冷一笑,摇头:“孔明素来谨慎,从不以险博命。他敢如此镇定,城中必有伏兵。若我冒然攻之,恐正中其计。”
他抬手一挥,喝道:“全军退后三十里,扎营!”
一声令下,数万魏军旌旗转向,鼓角声骤起,犹如潮水退去。
城楼上,诸葛亮看着这一幕,眼角微微一弯,露出一抹冷笑。他手指拨弦,最后一声铿然作响,余音袅袅。羽扇轻摇,他缓缓起身,喃喃道:“司马懿啊司马懿,终究还是疑心太重。”
夜风吹拂,西城重又陷入沉寂。诸葛亮立于城头,眸光深远,心中却无半分喜悦。他知道,街亭已失,蜀军大局已危。此刻能用一计退敌,不过是苟延残喘。
“传令,全军撤回汉中!”
号角声响起,西蜀军队迅速收拢,撤出西城。赵云率领亲兵殿后,白龙驹嘶鸣,银枪似雪,犹如天神下凡。每当魏军轻骑尾随,他一声厉喝,枪锋横扫,敌军便心胆俱裂,不敢逼近。
一路疾行,军士疲惫,却无一人掉队。诸葛亮端坐车中,面色肃穆,眸中沉重之色愈加浓烈。
行至汉中,军营重整,诸葛亮下令清点兵马。帐外鼓声隆隆,将士列队肃立。营中气氛压抑沉沉,似一块巨石压在所有人心头。
诸葛亮缓步入帐,羽扇垂落,神色冷峻。灯火映照下,他的面容像被铁刻出来一般,冷硬无比。
“启禀丞相!”一名参军躬身而报,“大军尽数归来,未折一人一骑。”
“好。”诸葛亮缓缓点头,眼中闪过一抹复杂光芒。幸赖赵子龙断后,才得全军而还。
然而,军心浮动,众人心中皆知,街亭失守乃是致命大败。若不问罪,恐蜀军再无号令可行。
诸葛亮沉声道:“传令,击鼓升帐!”
顷刻间,鼓声震耳,战旗招展,营中将士纷纷聚拢。众人心知今日必有重判,一个个神色紧张,呼吸急促。
诸葛亮端坐帅位,双眸冷厉,声音如雷:“传王平进帐!”
鼓声骤然一停,空气凝固。
王平身披战甲,缓步而入,脸色惨白,额头冷汗直流。他跪地叩首,声音颤抖:“末将王平,参见丞相!”
诸葛亮羽扇轻摇,冷冷注视着他:“王平,你知罪否?”
王平浑身发抖,声音颤抖:“末将竭力相劝,奈何马将军执意违拗,不听末将之言。末将不得已,方分兵图救,终究无力回天。失街亭,末将有责,愿受军法惩处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