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 夜入荒村
天色暗得像是泼了墨,孙清洋驾驶的越野车在崎岖山路上颠簸前行。副驾驶座上的王艺宁紧抓扶手,望着窗外浓得化不开的夜色,心里莫名发慌。
“还有多远?”她第三次问道,声音里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。
孙清洋瞥了一眼导航,屏幕上的信号断断续续。“地图显示就在这附近,可这鬼地方连个路标都没有。”
雨点突然噼里啪啦砸在车窗上,雨刷器左右摆动,在昏黄车灯照射下,隐约可见前方岔路口站着个佝偻人影。
“有人!”王艺宁惊呼。
孙清洋踩下刹车,车子在泥泞路上打了个滑。等车停稳,那人已来到车窗旁,敲玻璃的枯瘦手指如同干树枝。摇下车窗,一张布满沟壑的老脸探进来,浑浊的眼睛打量着车内。
“外地人?”老人的声音沙哑得像砂纸摩擦。
“我们是来调查民俗文化的,”孙清洋递过名片,“老人家,请问石盘村怎么走?”
老人没接名片,反而古怪地笑了,露出稀疏的黄牙:“石盘村不欢迎外人,回吧。”
眼看老人要离开,王艺宁急忙道:“我们约了人,于曦美您认识吗?”
老人脚步顿住,缓缓回头,眼神变得复杂:“于家丫头...既然是她,顺着左边路走,见到槐树右转。记住,天黑别出门,无论听到什么声音。”
不等再问,老人已消失在雨幕中。
孙清洋与王艺宁对视一眼,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不安。作为民俗学研究员,他们本是为考察山村古老习俗而来,于曦美是村里的联络人。但此刻,孙清洋隐隐后悔带王艺宁一起来。
继续前行十分钟,果然见到一棵巨大的槐树,在闪电映照下如同张牙舞爪的鬼魅。右转后不久,几点零星灯火出现在山腰上。
石盘村比想象中更破败,大多是老旧土坯房,只有村口一栋二层小楼显得略为整齐。车子停在楼前,门廊下站着个四十岁左右的女子,举着伞迎上来。
“于曦美?”孙清洋下车问道。
女子点头,眼神却不断瞟向四周,仿佛在警惕什么:“快进屋,雨大了。”
屋内陈设简单但干净,热茶已备好。于曦美手脚利落地帮他们安置行李,却始终避免与他们对视。
“刚才在路上遇到个老人,指路给我们。”王艺宁试着打开话题。
于曦美动作一滞:“什么样子的老人?”
“驼背,瘦高,左眼好像有点毛病。”
茶杯从于曦美手中滑落,摔得粉碎。“是韩秃子...他、他死了三年了。”她的声音发颤,“你们见鬼了。”
空气瞬间凝固,窗外风声忽然像是呜咽。孙清洋强作镇定:“可能是村里相似的人吧。”
于曦美摇头,脸色苍白:“韩秃子一只眼是瞎的,村里再没第二个这样的人。他...他出现准没好事。”
为缓解紧张气氛,孙清洋转移话题:“听说村里还保留着一些古老仪式?”
于曦美正要回答,门外忽然传来急促脚步声,一个壮实汉子冲进门来,浑身湿透,神情惶恐:“曦美姐,不好了!老刘头家出事了!”
于曦美猛地站起:“柱子,说清楚!”
被叫做柱子的男人喘着粗气:“刘大娘她、她中邪了!正在说胡话呢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