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帝对此很满意。
他在朝会上表扬我:“太白金星督办有力,天庭风气焕然一新,当记首功。”
我躬身谢恩,心里毫无波澜。
我知道,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。
真正的大鱼,还没上钩呢。
我在等一个人。
灌江口,二郎显圣真君,杨戬。
杨戬是玉帝的外甥,听调不听宣,向来是天庭里最桀骜不驯的那个。
《章程》颁布后,他就称病不出,躲在灌江口,谁的面子也不给。
玉帝拿他没办法,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。
但我有办法。
我没亲自去,而是修书一封,派仙鹤送了过去。
信上没写别的,就写了一句话:
“真君可知,令堂云华仙子在桃山之下,日日愁眉不展,有违和谐天道。陛下甚为忧心。”
这是在戳杨戬的心窝子。
他母亲被压在桃山下,是他这辈子最大的痛。
果然,信送出去不到半个时辰,杨戬就来了。
他一身银甲,手持三尖两刃刀,带着哮天犬,气势汹汹地闯进了我的偏殿。
“李长庚!你什么意思!”
我正在批阅公文,头都没抬。
“真君来了?坐。”
杨戬没坐,刀尖指着我的鼻子:“少废话!我母亲的事,与你何干?与那《章程》何干?”
“当然有关系。”我放下笔,抬头看他,脸上没有一丝笑容,“陛下说了,天庭内外,三界六道,都必须和谐。云华仙子不开心,就是不和谐。这会影响我们整个天庭的评比分数。”
杨戬气笑了:“你的意思是,还要我去桃山,让我娘对着那块破石头笑出来?”
“正是此意。”我点点头,一脸的理所当然。
“你!”杨戬额头上的第三只眼猛地睁开,一道金光射出,将我身后的墙壁打穿了一个大洞。
我面不改色。
“真君,你看,你这就很不和谐了。”我指了指那个洞,“损坏公物,威吓同僚,按照章程,是要记大过的。”
杨戬的胸膛剧烈起伏,但他最终还是把神力收了回去。
他知道,我是在拿玉帝的旨意压他。
他恨玉帝,但他不能公然抗旨。
“好,好一个李长庚。”他咬着牙说,“我倒要看看,你能玩出什么花样。”
他走了。
我知道,他会去的。
他会去桃山,不是为了玉帝的和谐,而是为了去看他的母亲。
而我,就是要让他去看。
因为,好戏,需要一个有分量的观众。
杨戬额头那只天眼,不仅能看穿妖魔鬼怪,更能看穿人心。
我需要他那只眼睛,去看清楚,这场“和谐”大戏的背后,到底是什么。
6
杨戬去了桃山。
不出我所料,他什么也没做,只是在山下静静地陪了他母亲三天。
回来后,他没再来找我,而是直接上殿,销了假,开始正常当值。
他看我的眼神,变得很复杂。
有探究,有疑惑,但没有了之前的敌意。
他似乎隐隐猜到了什么,但他不说。
他和我一样,选择当一个观众。
天庭的“和谐”大戏,继续上演。
很快,又一个重要的角色,被我拉下了水。
王母娘娘。
起因是今年的蟠桃宴。
按照惯例,蟠桃宴是天庭最盛大的庆典,但今年,因为《和谐章程》,气氛变得格外诡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