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家的路上,街灯把人影拉得很长,风有些凉。我拿出手机,翻着通话记录,想拨回去问母亲病情,可最终还是关掉屏幕。脑子里回荡着那句“公司那边太偏向张琦”,像是一根细线,把医院、业绩排名、饭局和所有压力都串到了一起。
我不知道那根线能不能把我拉出泥潭,但我知道,时间已经不多了。
第三章
周五一早,我提前半小时出门,带着整理好的资料直奔那家高端写字楼,打算趁客户上班前守在门口。前台小姐客气却冷淡地拦下我:“没有预约不能上楼。”
我亮出名片,“我和李总约过,他说今天早上有空。”
她看了一眼电脑屏幕,摇摇头:“抱歉,名单里没有您。”
站在光亮的大理石地面上,我能感觉到那些来来往往的目光,像在打量一个不合时宜的闯入者。沉默几秒,我拨通周凯的电话。
“直接在门口等没用,他不喜欢被人堵。”周凯的声音在电话那头响起,“我知道他常去哪家咖啡馆,你过去碰巧遇见,比在这里傻等强。”
我压下心里的急躁,拦了辆出租车。咖啡馆在不远的街角,玻璃外墙反射着晨光,安静得像另一座城市。
推门进去,空气里混着咖啡香和轻音乐。我在靠窗的位置坐下,点了一杯黑咖啡,不时看向门口。
二十分钟后,李总出现了,身边跟着一个年轻助理。他在柜台点单,我装作随意地站起来取纸巾,经过他身边时笑着说:“李总,真巧。”
他抬眼看了我一秒,点了点头:“是林舟吧?”
“对,我想跟您聊聊业务的事,占用您几分钟。”我试探着开口。
他淡淡一笑:“我今天有安排,下次吧。”
话很轻,却像堵上了所有路。我只能退回座位,心里沉了一截。
他和助理坐在不远处,我听见他们谈论供应商、资金流,语速很快,像在绕开外人耳朵。喝完咖啡,他匆匆离开,落下了一张账单。服务生收走时,我瞥见上面有一笔接近三万元的支出,备注栏写着“项目协调费”。
这个数字在我脑子里停了下来,和前两天饭局上听到的抱怨像拼图一样契合。
离开咖啡馆,我接到公司同事的电话,说张琦今天请了假。我没多想,回到公司时,却看见主管陈珊正站在他工位前,翻看着一叠文件。
“林舟,你来得正好。”她看了我一眼,把文件递过来,“这是张琦做的客户维护方案,你也看看,学学人家的细致。”
我接过文件,心里泛起一阵冷意——这分明是我两周前写的初稿,只是换了个封面。
一整天,我像踩在棉花上,脚底发虚。快下班时,手机屏幕亮了一下,一条匿名短信跳出来:“你盯错人了。”
我盯着这几个字,心里有种说不清的凉意。短信没有署名,号码显示的是未知归属地。
下班路上,我坐在地铁的角落,耳机没开,车厢里人声嘈杂。我反复回想账单上的数字、李总的冷淡、陈珊的表情,还有那条短信。
外面的灯光一盏盏闪过,像是在提醒我,每个看似合理的方向,背后都可能藏着一条更深的暗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