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章

2 文抄公初显身手,奈何画风有点歪

李默揣着刚到手还没捂热的五两多银子(加上原来的一两),也揣着一颗即将成为文坛巨(大)匠(盗)的激动的心,开始在京城里晃悠,打听消息。

很快他就弄清楚了。刚才那个被带走的书生,是在一个诗会上念了那句“人生若只如初见”,结果被质疑抄袭,因为他平时文采一般,根本写不出这种水平的句子。而这个世界,确实没有李白杜甫苏轼纳兰性德……

李默心里乐开了花,但随即又警惕起来。直接拿出千古名句太扎眼,看看那书生的下场就知道了。得找个合适的时机,用合适的方式“发表”。

当前首要任务,是解决生存问题。

他用几百文钱租了个简陋的小院,总算有了落脚点。又买了些像样的衣服和食物,把自己捯饬得人模狗样——至少像个普通的清贫读书人,而不是街头混混。

接下来,就是寻找“扬名”的机会。

京城里文人雅士聚集的地方,无非是茶馆、酒肆,以及各种名目的诗会、文会。

李默选择了其中一家颇有名气的茶馆——“清茗轩”。这里时常有读书人聚集,高谈阔论,吟诗作对。

这天下午,李默点了一壶最便宜的茶,坐在角落,竖起耳朵听。

几个书生正在讨论当今文坛,感叹好诗难觅,尽是些无病呻吟、堆砌辞藻之作。

时机到了!

李默深吸一口气,整理了一下衣冠,端着茶杯,装作不经意地踱步过去,朗声道:“诸位兄台所言极是。如今诗词,确少了几分真性情。譬如这咏雪,若只会写‘一片两片三四片’,岂不落入下乘?”

那几个书生闻言,转头看他,见是个生面孔,衣着普通,但气度尚可,便有人接话:“哦?听兄台之意,似有高见?”

李默微微一笑,摆出四十五度角望天的忧郁造型,缓缓吟诵:“江上一笼统,井上黑窟窿。黄狗身上白,白狗身上肿。”

念完后,他保持姿势,等待预料中的惊叹和赞美。

这可是他精心挑选的!打油诗!接地气!显得有生活气息还不那么突兀!

现场一片寂静。

几个书生面面相觑,表情古怪。

半晌,一人迟疑道:“这诗……倒是……挺写实的?”

另一人憋着笑:“黄狗白狗……兄台观察甚是仔细……”

还有一个实在没忍住,“噗”地笑出了声,又赶紧捂住嘴。

李默:“???”

不对啊!这反应不对啊!说好的惊为天人呢?你们不该盛赞这诗质朴自然、妙趣横生吗?笑什么笑?这是艺术!

【叮!检测到宿主成功使用‘打油诗’梗,引发笑声。获得技能点x1。】系统的提示音响起。

李默脸一黑。妈的,忘了这破系统了!尬笑光环生效了!好好的文抄大业,氛围全被破坏了!

他强行挽尊:“咳咳,此诗虽俚俗,却道尽雪景之趣。诗词之道,贵在真情实感,而非一味追求华丽辞藻。”说完,赶紧溜回自己的座位,感觉脸上有点发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