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章

第一次文抄尝试,貌似……出了点偏差。

但他不死心。一定是打开方式不对!

过了几天,他又打听到一个更大的场合——某位致仕官员举办的赏花宴,邀请了不少文人墨客。李默想办法搞到了一张请柬(花了一两银子,肉疼),混了进去。

宴会上,百花争艳,才子云集。酒过三巡,主人提议以“花”为题,每人赋诗一首。

机会又来了!这次来首正经的!

轮到李默时,他成竹在胸,起身,环视一周,气沉丹田:“诸位,在下有一首咏梅之作,请品鉴。”

“墙角数枝梅,凌寒独自开。遥知不是雪,为有暗香来。”

王安石的《梅花》,够经典了吧?够含蓄了吧?够有格调了吧?

他念完,自信地看着众人。

果然,现场比上次安静多了。不少人露出思索、品味的神情。

一位老儒抚须点头:“此诗甚好,质朴清新,意蕴悠长……”

李默心中暗喜:成了!

就在这时,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响起,带着几分戏谑:“诗是不错。不过……这位兄台面生得很,不知师从哪位大家?此前似乎从未听过兄台大作?”

发问的是一个锦衣公子,眼神带着审视。他是京城有名的才子,名叫赵铭,出了名的嫉妒心强。

李默心里一咯噔,来了,经典质疑环节!

他早有准备,不慌不忙道:“在下李默,无名小卒,偶有所得,让诸位见笑了。”

赵铭却不依不饶:“偶有所得?能得此佳作,李兄真是大才。只是……这诗风倒让在下想起前几日市面上流传的一首‘咏雪’奇诗,什么‘黄狗身上白’之类的,似乎……也是出自李兄之手?”

顿时,现场响起几声压抑不住的窃笑。那首“黄狗白狗”的打油诗,经过几天发酵,居然小范围传开了,成了个笑话。

李默脚趾抠地,差点抠出三室一厅。真是黑历史啊!

他强装镇定:“游戏之作,博君一粲罢了。”

赵铭嗤笑:“游戏之作?怕是江郎才尽后的敷衍吧?或许,李兄的‘佳作’,都是这般‘偶得’的?”

这话就有点指桑骂槐,暗示他抄袭了。

李默心头火起,这孙子找茬啊!

他脑子一热,脱口而出:“赵公子此言差矣。诗词乃小道,真正的才华,岂止于此?在下不仅会作诗,还会作对。不如我出个上联,若赵公子能对出下联,我便心服口服,承认自己是欺世盗名之徒。若对不出……呵呵。”

赵铭被将了一军,众目睽睽之下,不能退缩,冷声道:“有何不敢?你出!”

李默阴险一笑,想起了某个绝对,朗声道:“我的上联是——烟锁池塘柳。”

此联一出,满场皆静。

五个字,偏旁囊括“金木水火土”五行,意境优美,对仗工整,难度极高。

赵铭脸色瞬间变了,眉头紧锁,嘴里喃喃念着“烟锁池塘柳……”,半天对不上来。其他才子们也纷纷尝试,皆铩羽而归。

刚才质疑李默的老儒,此刻眼中精光闪烁,反复品味这五个字,越品越觉得妙不可言,再看李默的眼神都变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