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章

回到家后,我立即叫来小宇。

“爸爸,我真的没有欺负同学!”九岁的小宇睁着无辜的大眼睛,“我只是借了小明的手工课作业参考,他说可以借给我的!至于那个一年级的小朋友,是他先撞到我,弄脏了我的新鞋,我让他赔干洗费而已...”

我看着儿子焦急辩解的模样,心沉了下去。无论真相如何,李心怡已经认定小宇有罪,而这一切都是冲着我来的。

“从今天起,你要格外注意言行,任何可能被误解的行为都不要做。”我严肃地告诫儿子,“特别是对你的班主任李老师,要有礼貌,但不要过多接触,明白吗?”

小宇似懂非懂地点头。

接下来的周末,我推掉了所有会议,专心研究小学生辩论赛的特点。我请来了公司的公关顾问,一起设计辩论策略;甚至让助理搜集了近年来小学辩论赛的获奖视频,分析裁判的偏好。

周一到来时,我已经胸有成竹。我特意穿了一套低调的深蓝色西装,显得既专业又不张扬。到达学校时,辩论赛现场已经坐满了学生、家长和老师。

李心怡站在会场前方,正与几位评委交谈。看到我进来,她礼貌性地点点头,眼神中却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冷笑。

“看来林先生准备得很充分。”她走过来,声音只有我能听到,“希望主题没有让您感到不适。”

我保持微笑:“恰恰相反,这是个很有教育意义的话题。”

辩论赛开始,前面几组表现平平。轮到小宇组上场时,我递给他一个鼓励的眼神。

小宇那组的立场是“校园霸凌会造成长期心理创伤”。我为他们设计的策略是:不过度强调暴力本身,而是聚焦于霸凌对受害者未来人生的影响——这正是当代教育理念所重视的。

小宇作为二辩,表现得出奇地好:“...霸凌不只是身体上的伤害,更可怕的是让受害者觉得自己不值得被尊重,这种想法可能会影响他们一辈子...”

听着儿子侃侃而谈,我颇感自豪。看来胜券在握了。

然而就在自由辩论环节,对方辩手突然抛出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:“请问对方辩友,如果霸凌的伤害真的那么严重,为什么很多受害者后来都成功了?比如我们的李老师,她曾经公开说自己高中时被霸凌,但现在不是成为了优秀教师吗?”

全场目光齐刷刷投向李心怡。她微微点头,似乎默许这个例子被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