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 1 章:织锦坊的 “异客”
天宝十四载冬,长安西市的织锦坊飘着淡淡的丝线香。沈知夏指尖捏着金线,在素色锦缎上穿梭,织梭起落间,《霓裳羽衣曲》中 “虹裳霞帔步摇冠” 的纹样渐渐浮现 —— 这是父亲沈惟岳要送给贵妃的贺岁锦,需赶在腊日前完工。
“知夏姑娘的‘通经断纬’技艺,真是名不虚传。” 一个清朗的声音传来。沈知夏抬头,见是个穿粗布短打的少年,腰间别着柄弯刀,身后跟着几个扛着布匹的乡邻。少年自称萧彻,是城郊织锦坊主的儿子,来采买军需布料 —— 近来范阳那边不太平,乡邻们自发组织了护村队,需用厚布做铠甲衬里。
沈知夏刚要回话,又有个穿锦袍的商人走进来,目光扫过坊内的织机,最终落在后院的唐三彩马上。那马是去年玄宗赐给沈惟岳的御品,马身绘着《霓裳羽衣曲》的乐舞纹样,因沈府修缮暂存此处。“这唐三彩倒是别致,” 商人指尖摩挲着腰间玉佩,声音低沉,“不知坊主肯不肯割爱?”
“此乃御赐之物,不卖。” 沈惟岳恰好从外回来,语气带着几分警惕。商人笑了笑,没再纠缠,转身离开时,却故意撞了萧彻一下,布包掉落,里面露出半块刻着 “安” 字的兵符 —— 沈知夏看得清楚,那是叛军的标识。
入夜后,沈惟岳接到密诏,展开一看,脸色骤变。他将唐三彩马抱进内室,中空的马腹里藏着一卷黄绫:“安禄山在范阳起兵了,朝廷还在瞒报。这密诏是陛下令太子在灵武登基的旨意,若长安有变,你带着它去寻太子,切记,不可让叛将得手。”
沈知夏攥着马缰绳,心里发慌:“爹,那你怎么办?”
“我得留在长安,弹劾安禄山的党羽。” 沈惟岳摸了摸女儿的头,眼底满是决绝,“记住,织锦能藏纹样,也能藏乾坤,你的手艺,或许能在乱世中保命。”
可沈知夏没等到父亲的好消息。第二天清晨,坊役来报,沈惟岳因 “诬陷忠良” 被打入天牢,带头弹劾他的,正是昨日来买布的商人 —— 叛将安守忠之子,安庆绪。
第 2 章:长安陷的 “逃亡”
天宝十五载六月,潼关失守的消息传进长安,城内大乱。叛军的马蹄声从朱雀门传来时,沈知夏在织锦坊学徒的掩护下,抱着唐三彩马、背着父亲的七弦琴,从后门逃了出去。
街上到处是逃难的百姓,哭喊声与叛军的抢掠声混在一起。沈知夏刚躲进一条小巷,就被两个叛军拦住,刀架在她脖子上:“把值钱的东西交出来!”
“放开她!” 一声断喝传来,萧彻带着十几个乡邻冲过来,弯刀劈落,叛军应声倒地。他看到沈知夏怀里的唐三彩马,眉头一皱:“你是沈御史的女儿?这马……”
“里面藏着陛下的密诏。” 沈知夏喘着气,将马腹里的黄绫取出来,“我要去灵武找太子,可叛军封了城门。”
萧彻接过密诏,看了一眼,郑重地递回去:“我护你出城。我义军虽都是乡邻,却也懂‘保家卫国’四个字。”
两人刚到城郊,就被一队叛军追上。为首的正是安庆绪,他勒住马,目光落在唐三彩马上:“沈姑娘,把密诏交出来,我放你走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