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 4 章:织锦铺的 “情报”
至德元载冬,长安城外开了家 “知夏织锦铺”,老板娘沈知夏手艺精湛,很快就名声在外。没人知道,这铺子里的每匹锦缎,都藏着唐军的情报 ——《兰亭序》的织纹里藏着粮草运输路线,《乐舞图》的金线中写着叛军的调动时间,背面绣着的 “唐” 字,是义军的暗号。
萧彻率义军按情报袭扰叛军粮道,几次得手,气得安守忠暴跳如雷,下令严查长安周边的织锦铺。安庆绪趁机请命:“儿子去查,定能找出唐军的情报站。”
他走进织锦铺时,沈知夏正在织一匹《霓裳羽衣曲》的锦缎。“沈姑娘的手艺又精进了,” 安庆绪假装看织机,指尖在纬线中藏了张丝帕,“这是叛军进攻灵武的计划,你得尽快传给唐军。”
沈知夏刚要收下,窗外突然闪过一个人影 —— 安守忠的眼线。眼线冲进来,一把抓住安庆绪的手腕:“你果然通唐!” 安庆绪眼疾手快,拔刀杀了眼线,却被路过的萧彻撞见。
“你竟敢杀唐民!” 萧彻拔剑就砍,安庆绪只好格挡,锦缎被剑气划破,丝帕掉在地上。沈知夏急忙捡起,喊道:“萧彻,他是在帮我们!”
萧彻愣了一下,安庆绪已趁机逃走:“我爹还在等我复命,下次联络,还在这铺子里。”
等安庆绪走后,萧彻看着丝帕上的情报,脸色复杂:“我没想到,叛将之子也会助唐。”
“他不是叛将之子,” 沈知夏展开锦缎,开始修改纹样,“他是唐人,只是身不由己。我们得信他,否则,灵武的唐军就危险了。”
接下来的日子,三人以织锦为暗号,多次传递情报。沈知夏将叛军的布防织进锦缎,萧彻率义军袭扰,安庆绪则在叛军内部制造混乱。可他们的合作,始终笼罩着一层阴影 —— 安守忠的眼线无处不在,随时可能暴露。
这天,沈知夏刚织完一匹藏有情报的锦缎,就见安庆绪浑身是伤地跑进来:“我爹知道了,他要在马嵬坡设伏,截杀从成都回来的陛下,实则是要消灭唐军主力。这是埋伏图,你们快传给唐军!”
沈知夏接过锦缎,心里一沉 —— 马嵬坡,那是当年贵妃殒命之地,如今又要成为新的战场。
第 5 章:马嵬坡的 “旧怨”
至德二载春,马嵬坡的草刚泛绿,就被叛军的马蹄踏得稀烂。安守忠设下双重埋伏,外围是骑兵,内里是弓箭手,只等唐军主力进入包围圈。
萧彻率义军提前赶到,按计划袭扰外围骑兵,却没想到叛军的兵力远超预期。“不对劲,” 萧彻中了一箭,仍挥刀砍杀,“安守忠是故意让我们缠住,好围歼唐军!”
沈知夏带着唐三彩马(里面藏着最新密诏)赶到唐军大营,见到玄宗时,却得知肃宗因 “皇权之争”,暂不派主力支援 —— 肃宗怕玄宗回来后夺回皇位,竟想借叛军之手,削弱玄宗的势力。
“陛下!” 沈知夏跪在地上,眼泪掉下来,“义军在马嵬坡拼死抵抗,若唐军不援,他们都会死!寒的是天下民心啊!”
玄宗沉默良久,最终派了五千骑兵,让沈知夏带去支援。可等他们赶到马嵬坡时,义军已伤亡大半,萧彻被叛军俘虏,五花大绑地跪在安守忠面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