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章

1

周壮又一次从那个梦中惊醒。

汗水浸透了睡衣,心脏在胸腔里狂跳不止,仿佛刚跑完一场马拉松。他摸索着打开床头灯,昏黄的光线驱散了卧室里的黑暗,却驱不散心中那份莫名的恐惧。妻子李雨晴在身旁翻了个身,嘟囔着梦话,没有被完全惊醒。

又是那个梦。

无边无际的灰色荒原,天空中悬挂着巨大的、发出柔和白光的月球,比现实中看到的要大上十倍。在梦中,他总是朝着月球的方向奔跑,仿佛那里有什么在召唤他。然后,地面会突然裂开,他坠入深渊,耳边回荡着某种既非人声也非机械的低语。

他看了看手机:凌晨3点17分。又是这个时间。连续七天了,每次都是同样的梦境,同样的惊醒时间。

周壮悄悄起身,尽量不打扰妻子。他走到窗前,拉开厚重的遮光窗帘。五月的北京夜空,难得的晴朗,真实的月亮安静地悬挂着,四分之三被阳光照亮,呈现出熟悉的珍珠白色。他仔细观察着月面那些明暗交错的区域——宁静海、风暴洋、哥白尼环形山...一切都如常。那种熟悉感让他稍微安心了些。

“只是压力太大了。”他自言自语道,试图用科学理性来解释这一现象。作为国家天文台的首席天体物理学家,周壮最近确实工作繁重。他领导的研究团队正在分析“嫦娥七号”带回的最新月球样本,寻找可能存在的稀有元素和水的痕迹。同时,他还要准备下个月在国际天文联合会的主题演讲,压力可想而知。

但内心深处,他知道这些梦不同寻常。太过真实,太过一致,而且每次醒来后,他都能清晰地记得梦中的每一个细节,这与普通梦境随醒随逝的特性截然不同。更奇怪的是,在梦中,他有一种奇怪的归属感,仿佛月球才是他真正的家园——这种想法让他不寒而栗。

周壮叹了口气,决定不再尝试入睡。他走进书房,打开笔记本,开始记录刚才的梦境。这是他的习惯——作为一名科学家,他相信任何现象,哪怕是看似超自然的现象,都可能有其合理的解释。他详细描述了荒原的质感,月球的亮度,坠落时的失重感,以及那些无法理解的低语。

记录完毕,他浏览了一下电子邮件。有一封来自NASA的同行,马克·罗伯森博士的邮件引起了他的注意。主题栏写着:“异常月球活动?”发送时间是三小时前,正好是美国东部时间的下午。

“周,希望这封邮件不会打扰你。我们这边监测到一些奇怪的月球现象——不是肉眼或普通望远镜能看到的。具体来说,月球背面的某些区域出现了微弱的能量波动,pattern非常奇特,不像任何已知的自然现象。想知道你们中国的‘鹊桥’中继卫星是否有类似发现?或许我们可以共享数据。祝好,马克。”

周壮皱起眉头。他回忆起最近查看过的嫦娥四号传回的数据,似乎没有什么异常。但也许值得再仔细检查一遍。他回复邮件承诺会查看数据,然后关上了电脑。

窗外的月亮已经开始西沉,黎明前的黑暗笼罩着城市。周壮感到一种莫名的不安,仿佛有什么重大而不可知的事情正在发生。他站在窗前,久久凝视着那颗陪伴地球数十亿年的卫星,第一次感到它是如此陌生而神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