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所以,”他向她靠近了一步,两人之间的距离缩短到能清晰感受到彼此的体温和呼吸,“我正在申请启动我的验证程序。”
他的手指轻轻碰触了她端着酒杯的手,冰凉的杯壁与他指尖的温度形成对比。那缕Tam Dao的香气愈发浓郁,缠绕其间。
白棠没有躲开。她抬起另一只手,轻轻拂过自己裙子的肩带,那个动作无意间拉近了最后一点距离。
“你的验证程序的第一步是什么?”她轻声问,声音几乎融在雨声里。
他的目光落在她的嘴唇上,答案不言而喻。
“我想,”他的声音更低更沉了,带着一丝不确定的试探,仿佛怕惊扰了什么,“会是收集一个关键数据点。”
她没有回答,只是微微仰起了脸,闭上了眼睛,用一种默许的姿态,回应了他的实验请求。
所有精心设计的对话和推演,在这一刻都化为最原始的吸引。
他低下头,吻了她。
第二章:协同共振
那场圣诞晚会后的伦敦,雨似乎变得不再那么令人厌烦。
周叙深的信息在第二天清晨准时抵达,没有任何暧昧不清的试探,直接得像一份实验报告的开篇:
「白棠同学,关于昨晚未完成的关于‘Tam Dao结构与裙装形态关联性’的讨论,是否有兴趣在本周六下午三点,于科文特花园的Monmouth Coffee进行数据补充与二次验证?——周叙深」
白棠看着屏幕,嘴角忍不住上扬。她喜欢这种直接,包裹着他特有的笨拙又认真的调子。
她回复:「同意此议程。期待周博士的进一步分析。——白棠」
咖啡店的约会异常顺利。他们从咖啡豆的烘焙曲线聊到面料的预处理,从海森堡的不确定性原理跳到刺绣针法的随机性与确定性。他认真倾听她关于织物经纬的奇妙构想,她则对他描述的宇宙弦理论表现出极大的兴趣——尽管她可能只听懂了一半,但他眼中因为她愿意倾听而闪烁的光芒,真实得让她心头发烫。
第三次约会是在一家隐藏在小巷里的独立影院,看一部晦涩的黑白科幻片。黑暗中,他小心翼翼地握住她的手,指尖有些凉,动作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。白棠没有抽开,反而轻轻回握了他。他的拇指下意识地摩挲了一下她的手背,像确认一个重要的参数。电影散场后,他在飘着细雨的街灯下再次吻了她,这次不再带有试探,而是充满了确认后的渴望与温柔。
“白棠,”他抵着她的额头,呼吸间是咖啡和雨水的清新气息,混合着他身上永恒的、令她安心的Tam Dao基调,“我发现我的研究出现了严重偏差。”
“嗯?”她微微喘息,眼神迷离。
“我的时间和注意力无法再高度集中在课题上。它们总是自发地、不可控地流向你。”他的语气带着一点苦恼,却又充满了甜蜜的困惑,“这不符合我的效率准则。”
白棠轻笑,手指划过他大衣的领口:“所以呢?周博士打算怎么处理这个偏差?”
“我认为,”他凝视着她,目光深邃,“唯一的解决方案是把你纳入我的长期研究项目,进行持续且深入的观测与分析。你愿意成为我唯一的、最重要的合作者吗?”
这大概是她听过最古怪又最动人的告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