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章

李承明看到奏折,龙颜大悦。

在他看来,李承乾这是自寻死路。

疫区是什么地方?九死一生。

他正好可以借此机会,除掉这个名义上的兄长,还能落一个“兄弟情深”的好名声。

他欣然同意,还假惺惺地赏赐了许多药材。

于是,在四皇子李承佑带着大批官员、护卫,浩浩荡荡前往江南鱼米之乡“视察”时,李承乾只带着两个老仆,一辆马车,逆流而上,直奔死亡之地。

他走后,我成了他远程的“眼睛”和“大脑”。

我用我们第一笔资金,在江南高价收购粮食和药材。

我告诉他,如何搭建隔离区,如何用石灰消毒,如何熬制最简单的防疫汤药。

这些,都是前世我从一本古籍上学来的,曾帮李承明平息过一场大疫。

李承乾按照我的指示,将我们所有的钱,都换成了粮食和药材。

他开仓放粮,亲自为灾民施粥。

他脱下锦衣,换上粗布麻衣,和灾民一起搭建窝棚,清理淤泥。

当四皇子还在州府大摆宴席,抱怨天气湿热的时候,李承乾已经因为过度劳累,晕倒在了救灾的堤坝上。

他醒来时,发现自己躺在一个简陋的帐篷里,身边围满了泪流满面的灾民。

一个老妇人颤巍巍地递给他一个窝窝头。

“殿下……您吃口吧……您是好人,是老天派来救我们的真龙啊……”

“真龙”二字,让李承乾浑身一震。

他想起了那首童谣。

他看着眼前这些面黄肌瘦、却用最真诚的目光看着他的百姓,眼眶瞬间红了。

他接过那个又干又硬的窝窝头,狠狠地咬了一口。

那一刻,他心中某种东西,开始悄然改变。

与此同时,四皇子李承佑贪墨赈灾款,用发霉的粮食替换新粮,导致疫病大规模爆发的消息,不胫而走。

灾民的怒火被彻底点燃。

他们高喊着“清君侧,诛贪官”,冲击了四皇子的行辕。

我等待的,就是这个时机。

我命人将四皇子贪腐的全部罪证,连同那首“真龙蒙尘”的童谣,一同打包,用八百里加急,传遍了整个大周。

一份,送往京城御史台。

一份,送给北境军中。

一份,散播于天下各州。

一时间,朝野震动,天下哗然。

废太子李承乾的贤名,与新太子李承佑的恶行,形成了最鲜明的对比。

民心,这杆最公平的秤,开始向我们倾斜。

6.

李承乾载誉归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