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章

那一夜,宋暖辗转反侧,脑海中不断回放着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。

她想起小时候,每次家里有什么好吃的,母亲总是先给宋军留最大的一份;她考上重点高中时,父母只是淡淡说了句“女孩子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”,而宋军勉强考上普通高中时,家里却摆了一桌酒席庆祝;她大学靠奖学金和助学贷款完成学业,而宋军大专毕业后无所事事,父母却拿出积蓄给他做生意,虽然最后血本无归。

这些曾经被宋暖刻意忽略的差别对待,此刻清晰地浮现在脑海中,组成了一幅她不愿承认的真相。

第二天清晨,宋暖眼底带着青黑,拖着行李箱,面无表情地登上了回家的航班。飞机颠簸着,她的心却比任何时候都沉静,那是一种哀莫大于心死的沉寂。

再次站在熟悉的家门外,宋暖没有立刻敲门。她听着里面传来电视的声音,还有母亲似乎正在和谁通电话,语气轻快。

“……哎呀,是啊,军军那房子看着是真不错,地段也好……嗐,孩子争气呗……暖暖?暖暖是没少打钱,她在上海挣得多,帮衬家里也是应该的,以后还不是得靠她弟弟……嗯,是啊,女儿嘛,总归是外人,嫁出去就是别人家的人了……”

门外的宋暖,像被瞬间冻僵。最后一丝侥幸心理,被母亲这轻飘飘的、带着炫耀和理所当然的语气彻底击碎。原来在母亲心里,她多年的付出,仅仅是因为“挣得多”、“应该的”,而她存在的最终意义,是“帮衬”弟弟,并且早已被归为“外人”。

她深吸一口气,用力敲响了门。

开门的是父亲,看到门外的她,明显愣住了,脸上闪过一丝慌乱:“暖、暖暖?你怎么回来了?不是说过两天吗?”

“项目提前结束了。”宋暖平静地走进屋,目光扫过客厅。父亲走路确实还有点微跛,但远不到需要紧急一万块医疗费的程度。

母亲也匆匆挂了电话,脸上堆起不自然的笑:“回来怎么也不说一声,吃饭了吗?妈给你做点。”

“吃过了。”宋暖放下行李箱,直接走到沙发坐下,看着父母,“爸,您腿怎么样了?医院拍的片子我能看看吗?后续医生怎么说的?”

“啊……片子……”父亲眼神闪烁,“片子在医院没拿回来呢,医生说没事,就让静养,开了一点活血化瘀的药。”

“在哪家医院看的?我正好有同学在市中心医院骨科,我让他帮看看片子和诊断记录,别有什么遗漏。”宋暖步步紧逼,语气却听不出波澜。

“哎呀,看什么看,都说了没事了!”母亲有点急了,声音拔高,“你这孩子,一回来就审问似的!不就是摔了一下吗,现在都快好了!”

“快好了?”宋暖抬眼看向母亲,“那为什么急着要一万块?妈,您手机里真的一分钱都没有了?我每月打回来的一万,加上你们自己的退休金,都花在哪里了?”

客厅的气氛瞬间降至冰点。

父亲板起脸:“暖暖,你这是什么态度?我们把你养这么大,问你要点钱怎么了?难道我们还花不得你的钱?”

“花得。”宋暖点头,“但如果这钱不是用在你们身上,而是用在别处,是不是应该告诉我一声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