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章

但好景不长。

"陈教授,"一个年轻人私下找到他,"我觉得现在的分配方式不公平。我每天出去找食物,冒着生命危险,凭什么要和那些什么都不做的老人分享?"

"因为我们是一个集体,"陈志远解释,"每个人都有生存的权利。而且老人们也在做力所能及的工作,比如照看孩子、整理物资......"

"那些不叫工作,"年轻人不耐烦地说,"真正有价值的是出去收集物资。我建议按贡献分配,多劳多得。"

这个建议得到了不少年轻人的支持,但遭到了老人们的强烈反对。

"如果按贡献分配,我们这些老人不就要饿死了吗?"一个老奶奶哭着说。

社区内部开始出现分歧和争吵。陈志远夹在中间,感到无比的困难。

作为一个学者,他当然知道这种冲突的根源——资源稀缺导致的利益分化。但知道原因和解决问题是两码事。

"也许我们可以建立一个更细致的贡献评估体系,"他提议,"不仅仅看体力劳动,也要考虑其他形式的贡献......"

但这种复杂的制度设计在实际执行中很快就出现了问题。谁来评估?按什么标准?如何保证公平?

更致命的是,外部威胁的出现让内部矛盾变得更加尖锐。

"教授,外面来了一群人,说要收保护费,"小王匆忙跑来汇报,"如果不交,就要把我们赶走。"

陈志远走出去一看,是一群看起来很凶悍的年轻人,为首的是一个染着黄毛的混混。

"你们这群老弱病残在这里干嘛?"黄毛不屑地说,"这块地盘是我们的了。"

"我们没有侵犯任何人的权益,"陈志远试图理性地沟通,"这里是公共设施,大家都有使用的权利。"

"权利?"黄毛大笑,"老头,你是不是还活在以前?现在谁的拳头大谁就有权利!"

"暴力不能解决问题,"陈志远坚持,"我们可以通过协商......"

"协商个屁!"黄毛一把推倒了陈志远,"给你们一天时间滚蛋,不然别怪我不客气!"

看着倒在地上的陈志远,社区里的其他人都沉默了。他们第一次如此深刻地意识到,在这个没有法律保护的世界里,理性和道德是如此的无力。

"教授,我们怎么办?"有人颤抖着问。

陈志远从地上爬起来,心中充满了挫败感。他苦心建立的理想社区,在暴力面前如此不堪一击。

"也许,"他苦涩地想,"我需要重新思考什么是现实,什么是理想了。"

那一夜,陈志远失眠了。他开始质疑自己坚持了一辈子的信念:人类真的是理性的动物吗?文明真的比野蛮更有生命力吗?

面对即将到来的驱逐,他必须做出选择:是坚持理想,还是向现实妥协?

这个选择,将决定他后半生的道路。

---

第二天,黄毛如约而至,而且带来了更多的人手。

"时间到了,老头,"他冷冷地对陈志远说,"你们是自己滚,还是要我们动手?"

陈志远看着身后那些惊恐的老人和孩子,心中备受煎熬。如果硬抗,这些手无寸铁的人肯定会受伤。但如果妥协,他的理想就彻底破灭了。

就在这时,一个意外的声音响起:"住手!"

一个胖胖的中年男人带着十几个人走了过来。陈志远认出来了,这是王胖子,在附近开"以物易物"超市的商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