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走赵红梅,苏晚星看着手里的棉布,眼神坚定。她知道,赵红梅不会轻易放弃,但只要她能尽快做出成品,证明自己的技术,不仅能保住织布机,还能为父女俩找到一条生路。夜色渐深,她坐在油灯下,开始研究金手指给出的扎染步骤,指尖划过布料,仿佛已经看到了那些色彩斑斓的成品,在1980年的广州街头绽放光彩。
3 古法扎染破局,初斗厂长亲戚
第二天一早,苏晚星揣着仅剩的五块钱,去巷口的杂货店买扎染要用的线绳和颜料。刚走到拐角,就见赵红梅的侄子张强堵在路中间,他穿着国营厂的蓝色工装,双手叉腰,一脸蛮横。
“苏晚星,我姑昨晚跟你说的事,想明白了没?那织布机赶紧交出来,不然我让街道办明天就来拆房!”
苏晚星脚步没停,绕开他就要走:“我跟赵主任谈的是合作,不是卖机子。你要是没事,别挡着路。”
“合作?就你这丫头片子还想跟国营厂合作?”张强伸手去推苏晚星,“我看你是不见棺材不落泪!”
苏晚星早有防备,侧身躲开,手里的线绳“啪”地甩在张强胳膊上:“光天化日之下动手动脚,你就不怕被厂里知道?赵主任要是想好好谈,就让她带诚意来;要是还想耍横,咱们就去区里问问,国营厂能不能强抢老百姓的东西!”
张强被她怼得脸色涨红,可想起姑姑叮嘱过别把事情闹大,只能放狠话:“你等着!” 说完悻悻地走了。
苏晚星没心思跟他纠缠,买好东西快步回家。刚进门,就见苏建国坐在床边,手里拿着一张皱巴巴的纸——是医院的缴费单。
“爸,您怎么起来了?”苏晚星连忙上前,接过缴费单,上面的数字让她心头一沉:三十块。对现在的苏家来说,这无疑是笔巨款。
“晚星,要不……还是把织布机卖了吧,先把病看好……”苏建国的声音带着哽咽。
“爸,钱的事我有办法!”苏晚星把缴费单折好塞进兜里,“今天我就把那批布做成扎染方巾,明天去集市上卖,肯定能凑够医药费。”
说干就干,苏晚星按照金手指的提示,将泡好的棉布拧成麻花状,用线绳紧紧扎住,再放进调好的靛蓝染料里浸泡。看着布料在染缸里慢慢染上深邃的蓝色,苏建国凑在一旁,眼神从疑惑变成惊讶——原本灰扑扑的棉布,竟渐渐透出雅致的花纹。
“晚星,这……这是你做的?”苏建国指着染好的方巾,声音都在发颤。
苏晚星展开方巾,靛蓝的底色上,白色的花纹像云朵般舒展,带着古朴的韵味:“这叫扎染,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。明天咱们去集市卖,一块方巾卖五毛钱,只要卖六十块,就能凑够医药费,还能剩下钱买新的布料。”
苏建国看着女儿眼里的光,重重点头。当晚,苏晚星连夜赶制出二十块扎染方巾,每一块的花纹都不重样。天刚蒙蒙亮,她就背着布包去了集市。刚开始没人问津,可当她把方巾铺在摊位上,靛蓝的色彩在晨光下格外亮眼,很快就吸引了路过的阿姨和姑娘。
“这方巾真好看,比国营商店卖的还精致!”
“五毛钱一块?不贵不贵,我要两块!”
不到一个小时,二十块方巾就卖光了。苏晚星攥着十块钱,心里又热又亮——这是她重生后赚的第一笔钱,也是她逆袭的第一步。可刚走出集市,就见张强带着两个壮汉堵在路口,手里还拿着一根木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