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 第一条行情:塑料壳三天涨20倍?
“提前下班?你当这是自家菜园子,想来就来想走就走?”王姐叉着腰冷笑,手里的铁皮尺往机器上一拍,“今天的活计要是完不成,别说下班,这个月工钱你一分都别想拿!”
车间里的女工们都停下手里的活,偷偷朝这边看。苏清然知道,跟王姐硬刚没有用,现在她人微言轻,只能想办法周旋。她摸出兜里仅有的五块钱,捏在指尖犹豫了一瞬——这是她全部的家当,但要抓住塑料暴涨的机会,必须先凑到本金。
“王姐,我家里真有急事,”苏清然放软语气,眼神却很坚定,“今天的活我加班赶完,您看能不能先预支我十块钱工钱?等发了工资我再扣回来。”
王姐上下打量她,见她脸色发白,不像是装的,又想到林晚秋平时虽闷,但干活还算利索,最终撇撇嘴:“预支可以,不过得扣你两天工钱,这可是我给你通融的情分。”
苏清然连忙点头:“谢谢王姐!”拿到王姐递来的十块钱,她手里终于有了十五块本金。
下班后,苏清然没回那个漏风的出租屋,而是凭着原主的记忆,往城郊的塑料原料市场跑。1994年的温州,市场还很简陋,几条土路两旁搭着棚子,满是吆喝声,塑料颗粒、塑料壳堆得像小山。
她挨家问价,发现现在的塑料壳单价才八分钱一个,而系统说三日后会暴涨30%,算下来单价能涨到一毛多,要是囤货再转手,利润空间极大。可十五块钱,顶多只能买一百八十七个,就算翻20倍,也赚不了多少。
苏清然皱着眉,突然想起原主有个远房表哥,在镇上开了家小五金店,平时还算仗义。她咬咬牙,决定去试试借钱。
找到表哥的五金店时,天色已经擦黑。表哥见她突然上门,有些惊讶:“晚秋?你怎么来了?”
“表哥,我想跟你借点钱,”苏清然没绕弯子,直接把自己的打算说了,“我知道一个路子,三天内能稳赚,到时候连本带利还你,利息给你算两分。”
表哥愣了愣,上下打量她:“你一个工厂女工,能有什么稳赚的路子?别是被人骗了吧?”
“我没骗您,是塑料壳,三天后肯定涨价,”苏清然急得手心冒汗,却没法解释系统的事,只能加重语气,“表哥,您信我一次,要是亏了,我就算砸锅卖铁也还您钱!”
表哥犹豫了半天,看着她笃定的眼神,最终叹了口气:“行,我信你一回,给你拿两百块,你可别乱折腾。”
拿到两百块,苏清然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。她立刻返回塑料市场,找到一家存货多的摊位,一口气以八分钱一个的价格,买下两千五百个塑料壳,花光了所有的钱,还跟摊主说好,三天后再来取货。
摊主见她买这么多,忍不住调侃:“小姑娘,你一下子买这么多,不怕砸手里啊?”
苏清然笑了笑,眼神里满是自信:“放心,砸不了,三天后您就知道了。”
回到出租屋,苏清然看着空荡荡的房间,却一点也不觉得冷清。她知道,这两千五百个塑料壳,就是她在这个年代的第一个跳板,三天后,她就能迎来第一次逆袭。
3 8元抄底,首战告捷赚翻第一桶金
接下来的两天,苏清然一边在打火机厂赶工,一边留意着塑料市场的动静。工友们闲聊时偶尔提起“塑料壳价稳得很”,她只是笑而不答,心里早已算好了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