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章

“晾衣绳……勿忘……”

她抬起头,望向墓园的方向,

第一次觉得这片安静的田野,或许隐藏着她从未了解的秘密。

第二章:怀表的秘密

第二天,小夜开始有意识地寻找“晾衣绳”。

老宅后院就有一条旧的铁丝晾衣绳,

上面空荡荡的,什么也没挂。

小夜仔细检查了每一寸铁丝,

甚至踮起脚摸了摸支撑晾衣绳的木杆顶端,

除了一手灰,什么也没有发现。

她想起祖母有个习惯

,喜欢把重要的小东西藏在意想不到的地方。

也许“晾衣绳”不是指后院这个?

祖母的卧室还保持着原样。

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棂,照出空气中漂浮的细小尘埃。

小夜打开衣柜,一个有些褪色的桃心木首饰盒放在一叠整洁的衣物上方。

盒子里没有多少首饰,只有几枚简单的素色发卡。

但盒子底部,放着几样不相干的东西:

一块沉甸甸的黄铜怀表,表壳已经有了斑驳的氧化痕迹;

一本巴掌大小、页角卷起的硬皮笔记本

;还有一个用油纸仔细包好的小包裹。

小夜首先拿起那块怀表。它很重,触手冰凉。

她试着按开表盖,发现它已经停走了,

指针静止在一个时间:四点十五分

在表盖的内侧玻璃上,有人用极细的针尖刻了一个模糊的图案

一株蒲公英。

她放下怀表,又拿起那个油纸包。

打开一看,里面是几十颗毛茸茸的、灰白色的蒲公英种子。

最后,她翻开了那本笔记本。

里面的字迹是祖母的,清秀而有力。

但写的内容却让她看不懂,

里面充满了各种奇怪的符号、简笔画(尤其是各种植物),

以及零碎的、不成句的词语。

“向日葵:东边,安全”、

“薄荷:受伤,需静养”、“暴雨,信号中断三日”、

“新种,琉璃芯微弱”……像某种密码日记。

正当她对着日记本发呆时,

院门外传来打招呼的声音。

是邻居一位姓陈的老爷爷,听说小夜回来了,

特意送来自家种的西红柿。

陈爷爷很健谈,坐在院子里和小夜聊起天来。

小夜犹豫再三,还是举起那本日记本,

怯生生地问:

“陈爷爷,您知道我奶奶以前记的这些是什么吗?我看不懂。”

陈爷爷眯着眼看了看,

呵呵地笑了:“你奶奶啊,年轻时就是个有意思的人。

总说些我们听不懂的话,说什么‘风里有声音’,‘土地会记忆’。

那会儿战乱刚平息,她和你祖父失散了,

她就常一个人去那边墓园旁的山坡上种蒲公英。

我们都笑她傻,她说不是种花,

是‘架电线’……后来她等到你祖父回来,

就更信这个了。

说这是她独有的‘电报局’哩!

老了也常对着那些蒲公英自言自语,说是在‘收报’。”

小夜的心猛地一跳。

“电报局”?“收报”?

她想起昨天那奇异的风絮和碎片化的声音。

陈爷爷又坐了一会儿就起身告辞了。

院子里又只剩下小夜一个人。

她低头看着手里的怀表、种子和日记本,又抬头望向墓园方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