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章

但最近(如果地府也有时间概念的话),她的动作似乎变得更加机械,更加沉默。

那两个带着浓烈血咒气息的魂魄,一次又一次地出现。

每一次都带着不同的面貌,不同的身份,却散发着同源而出的、令人窒息的怨憎与杀意。

他们总是几乎前后脚来到桥头,魂魄状态下的无形碰撞让周围的空气都为之扭曲。

每一次,他们都会饮下她递上的汤,然后毫不犹豫地投入轮回,奔赴下一场厮杀的约定。

最初几次,孟婆那古井无波的眼中还会闪过一丝极其细微的波动。或许是叹息,是对这被诅咒的、无止境循环的无奈。

她见过太多恩怨,但如此强烈、如此被轮回机制本身所固化的,却也罕见。

她曾低语劝解,但那血咒的力量超越了她的汤力,那“世世相戮”的誓言如同最坚固的锁链,将他们的灵魂牢牢捆绑,投入永不停歇的角斗场。

十次,百次,千次……

重复的场景以加速的方式在她眼前上演。

仙侠的缥缈、中世纪的阴郁、江湖的粗犷、奇幻的壮丽、末世的绝望、幕府的凄美……无数世界的背景板飞速切换,唯一不变的是结局:相遇,对立,杀戮。

她看到他们每一次杀戮后,灵魂上沾染的血色就更加浓郁一分,那源自最初血咒的仇恨本能如同雪球般越滚越大,即便饮下孟婆汤,洗去了记忆,那沉淀下来的杀戮欲望却几乎成了本能。

她的叹息早已消失。

麻木取代了最初那微不可察的情绪波动。

她的眼神变得更加浑浊,也更加深邃,仿佛映照着那无数次的生与死,恨与杀。

她只是看着,看着,如同看着河流中两片不断碰撞又分开的落叶,随波逐流,永堕漩涡。

递汤,接碗,饮下,离去。

循环往复。

那口熬汤的锅,似乎也因为无数次映照这双魂的悲剧,而变得更加雾气氤氲,深不见底。

桥下的忘川水,仿佛也流淌得更加沉重了。

轮回不知第几次开启,时空的坐标定格在一片风雨飘摇的土地。

约是1930年代。

外敌的铁蹄踏破了山河,烽火四起,生灵涂炭。

偌大的中国,竟似难找到一处安放书桌的平静之地。

具体是哪方势力,何种旗帜,已然模糊,唯有侵略者的残暴与守护者的悲壮,清晰如刻。

这座小县城,此刻正处在风暴将临的前夜。城墙斑驳,街道萧条,空气中弥漫着恐慌与不安。

他是李素,此地残存守军的指挥官,军装破旧,面容疲惫,但眼神却如鹰隼般锐利,紧盯着城外可能出现的任何动向。

上司大多已撤离,留给他的命令模糊而绝望:尽可能阻滞,然后……自求多福。他握紧了手中那把磨损严重的步枪,指节因用力而发白。

他知道,自己或许已是这座城最后的屏障。

她是沈秋,活跃在附近的抵抗组织成员,身手敏捷,心思缜密。

她接到情报,城内守军指挥官可能动摇,或有与敌妥协的嫌疑——即便只是未经证实的流言,在此刻也足以成为必须清除的隐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