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章

挂掉电话,她看着微信钱包里仅剩的86.3元,长长叹了口气。最终,她还是给母亲转去了一千元,只给自己留下了可怜巴巴的6.3元。

第二天清晨,关小溪被手机铃声吵醒。是一家互联网公司通知她复试的电话。她几乎从床上跳起来,这是她最心仪的公司,面试后本以为没希望了。

匆匆洗漱完毕,她穿上唯一一套像样的职业装——大学时为毕业答辩买的,现在已经有些褪色,但熨烫得笔挺。

复试过程出乎意料地顺利。技术总监对她赞赏有加:“关小姐,虽然你缺乏经验,但基础很扎实,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强。”

当HR最终告诉她被录用,月薪一万二时,关小溪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。

“真的吗?谢谢!我一定会努力工作的!”她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。

走出公司大楼,上海的天空似乎格外蓝。关小溪第一次觉得,这座冷漠的城市向她露出了微笑。她立刻给母亲发了消息:“妈,我找到工作了,月薪过万!弟弟的补习费没问题了。”

母亲的回复很快来了:“太好了!我就知道咱家小溪有出息!以后家里就靠你了。”

关小溪看着短信,心里涌起复杂的情绪。一方面为能帮到家里而欣慰,另一方面又隐隐感到一丝压力。但她很快甩开了这点不安——能够分担家庭负担,不正是她努力的意义之一吗?

工作后的关小溪比任何人都努力。每天最早到办公室,最晚离开;周末主动加班学习新技术;同事需要帮助时她总是毫不犹豫伸出援手。三个月后,她顺利通过试用期,成为正式员工。

工资涨到了每月一万五。关小溪精心规划着每一分钱:合租换成了独立的一室户,虽然偏远但有了自己的空间;给家里寄去一半工资;剩下的存起来,梦想着有一天能在上海买个小房子。

一年转瞬即逝。关小溪已经成为项目组的技术骨干,月薪涨到了两万。她领导的小团队成功完成了几个重要项目,深受老板器重。虽然生活依然简朴,但她终于在上海站稳了脚跟,银行账户里有了五万元的存款。

她甚至开始允许自己有一些小小的享受:每周一次的咖啡馆读书时间;偶尔买一本昂贵的原版技术书籍;生日时给自己买了一条心仪已久的项链。

然而,这条项链却引来了一场风波。

那天和家里视频时,母亲眼尖地注意到了她脖子上的新项链。

“小溪,这项链新买的?多少钱啊?”母亲问道。

关小溪老实回答:“一千二,生日礼物给自己买的。”

视频那头的母亲顿时变了脸色:“一千二?你弟弟的手机都快不能用了你知不知道?有这闲钱不如帮帮你弟弟!”

关小溪解释说:“妈,我每个月都给家里寄钱,弟弟的手机去年才买的啊。”

“去年是去年!现在不一样了!你弟弟要找工作,需要好手机撑场面!你说你一个人在上海享受,心里过意得去吗?”母亲的声音越来越高。

关小溪沉默了。她想起大学时用的都是弟弟淘汰的旧手机,屏幕碎了都舍不得修。工作后第一部智能手机还是用第一个月工资买的便宜货。而弟弟从小就有最新款的手机和游戏机,只要他想要,父母总会想办法满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