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青木海军全歼 50 艘倭舰,林越瘫坐在 “靖海号” 甲板上时,脑海中突然响起系统激昂的机械音:【检测到宿主率领青木海军,以 6 与舰船对抗 50 艘倭舰,付出 2 艘舰船代价后全歼倭寇,完成 “海域清剿” 重大成就,触发特级奖励!】
一、系统奖励内容
舰船装备:火轮船 50 艘,均配套装配后镗炮,可直接投入战斗与巡航。
人员配置:
核心指挥层:海军军长 1 名(姓名:陆沉,曾在海外舰队任职,主导过十数次大规模海战,擅长舰队体系搭建、跨区域作战协调与战略布局,具备丰富的海军建设经验)。
资深水手 5000 名,含炮手 1500 名、舰船维修工 1500 名、专业舵手 2000 名,具备成熟海上操作与作战经验。
资深海军指挥员 50 名,擅长舰队战术规划、编队指挥与战场应变,归海军军长陆沉直接统辖。
战略资源:
大型煤矿 1 座,位于东沙岛西侧百里处,储量丰富,可长期供应火轮船燃料。
大型铁矿 1 座,与煤矿毗邻,能为军工生产提供充足钢材原料。
二、奖励交付与接收
交付方式:奖励分五批送达东沙岛指定海域,按 “核心指挥层 + 首批舰船人员”“剩余舰船人员”“资源勘探坐标” 的顺序分批交付。
首批接收:大战次日清晨,首批奖励(海军军长陆沉、10 艘火轮船、1000 名资深水手、5 名海军指挥员)抵达。陆沉身着深蓝色海军制服,手持系统颁发的任职令牌,率先向林越敬礼报到,详细汇报 “青木海军体系化建设方案”;随后与指挥员秦峰等人对接,当日完成 “陆沉 - 指挥员 - 舰船” 的三级指挥体系搭建,同步启动舰队基础训练计划。
后续交付:半个月内,剩余 40 艘火轮船、4000 名水手、45 名指挥员陆续到位;煤矿与铁矿的详细勘探坐标及开采基础图纸同步交付,陆沉协同陈墨安排勘探队实地勘察,确认两处矿产储量足以支撑青木堂长期发展需求。
三、奖励应用与影响
海军体系化建设:在海军军长陆沉的统筹下,60 艘火轮船(含原油 4 艘)按 “区域防御”“主动巡航”“战略支援” 功能,整编为 6 支舰队(每支舰队配备 10 艘舰船、1000 名水手、10 名指挥员),并由陆沉主导制定《青木海军作战条例》《舰船维护标准》,明确各舰队职责与协同机制,形成覆盖东南海域的 “防御 - 巡逻 - 作战” 一体化体系,彻底解决此前指挥分散的问题。
资源自主与战力延伸:陈墨率军工所进驻煤矿与铁矿时,陆沉结合海军作战需求提出建议,优先建设燃料加工厂与钢材冶炼厂,同时规划 “东沙岛舰船维修补给港”,实现 “资源开采 - 装备维护 - 舰队补给” 的闭环;此外,陆沉主导制定 “海域拓展计划”,以东沙岛为核心,逐步将巡航范围延伸至南海北部,为后续对抗清军水师奠定基础。
人才梯队培养:陆沉牵头成立 “青木海军学堂”,亲自担任总教官,抽调资深指挥员与水手担任授课教师,同步选拔原有弟兄中的优秀人才重点培养,构建 “陆沉 - 指挥员 - 基层水手” 的人才梯队,确保青木海军长期稳定发展。
晨曦微露时,“靖海号” 率领剩余 4 艘火轮船,拖着几艘俘获的倭寇快船,缓缓驶离黑风岛海域,朝着东沙岛返航。海风拂过甲板,带着胜利后的轻松,船员们虽面带疲惫,眼中却满是振奋 —— 历经惨烈大战,不仅全歼倭寇,还将迎来系统的特级奖励,所有人都对即将到来的新装备、新力量充满期待。
林越站在 “靖海号” 舰桥,身旁的陆沉正铺开海图,手指在东沙岛周边海域滑动:“堂主,按当前航速,明日正午即可抵达东沙岛。我已通过系统通讯提前联络后续奖励运输船队,确保咱们一到港,就能无缝衔接接收工作。” 林越点头,看着海图上标注的煤矿、铁矿位置,心中对未来的规划愈发清晰:“等海军正式成立,咱们第一步就是启动矿产开采,让舰船燃料、钢材供应彻底自主,再也不用受制于人。”
返航途中,各舰船员已开始提前整理装备、清点物资,为接收新舰船做准备。赵六带着弟兄们擦拭后镗枪,时不时与新加入的水手交流射击技巧;陈墨则在船舱内与陆沉探讨后镗炮改良方案,计划将新奖励的火轮船火炮性能再提升一个档次。苏婉清虽未随舰出征,却早已通过通讯兵得知返航消息,提前组织岛上弟兄清理出三座大型码头,备好粮食、淡水与医疗物资,只待舰队归来。
次日正午,东沙岛港湾内锣鼓喧天。当 “靖海号” 的身影出现在海平面时,码头上瞬间爆发出欢呼声。舰队缓缓停靠码头,林越与陆沉率先下船,苏婉清快步迎上前,递上温热的毛巾:“辛苦了,一路上还顺利吗?” 林越接过毛巾,笑着点头:“一切顺利,陆军长已安排好奖励接收事宜,咱们现在就去看看。”
首批舰队早已停靠在西侧码头 ——10 艘崭新的火轮船并排列阵,舰身漆成深灰色,舰首雕刻着威武的龙纹,后镗炮整齐排列在船舷两侧,透着慑人的威力;1000 名资深水手身着统一的深蓝色制服,列队站在码头上,身姿挺拔如松;5 名海军指挥员紧随其后,目光锐利,透着专业与沉稳。
“青木海军军长陆沉,率首批奖励人员、装备,向堂主报到!” 陆沉走到码头中央,高声喊道。林越上前一步,目光扫过眼前的舰船与人员,声音洪亮:“即刻启动接收工作!赵六负责水手安置与舰船交接,陈墨负责协调军工所对接装备维护,苏婉清负责物资补给,务必在三日内完成首批奖励整合!”
接下来的半个月,东沙岛俨然成了忙碌的海洋基地。第二批至第五批奖励陆续抵达:40 艘火轮船补齐舰队规模,4000 名水手与 45 名指挥员充实各舰编制,煤矿、铁矿的勘探队也传来好消息 —— 两处矿产储量远超预期,足以支撑十年以上的开采需求。陆沉每日穿梭于各码头、舰船之间,牵头制定舰队编制方案,将 60 艘火轮船按功能划分为 “东海防御舰队”“南海巡航舰队”“战略支援舰队” 等 6 支分队,每支分队配备专属指挥员与水手,明确作战、巡航、补给职责。
海军成立仪式定在一个晴朗的清晨。东沙岛最大的码头上,60 艘火轮船列阵停泊,烟囱中升起袅袅青烟;5000 余名水手与 50 名指挥员整齐列队,深蓝色制服在阳光下格外醒目;林越、苏婉清、陈墨、赵六等核心成员站在高台上,身后是飘扬的青木海军旗帜 —— 一面绣着虎头与海浪的红色旗帜。
“我宣布,青木海军正式成立!” 林越手持系统颁发的海军军旗,缓缓交给陆沉,“陆沉军长,从今日起,你率领青木海军,守护东南海域,清剿海盗倭寇,为青木堂开辟海疆!”
陆沉双手接过军旗,高举过头顶,声音响彻码头:“属下陆沉,定不负使命!青木海军,誓死守护海疆!”
“誓死守护海疆!”5000 余名海军成员齐声呐喊,声音震得海面微微颤动。阳光洒在舰船、旗帜与人群上,映照着每个人脸上的坚定与自豪。这一刻,青木堂不仅拥有了强大的陆上力量,更正式迈入 “海权时代”,而这片广阔的东南海域,也将迎来新的守护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