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章

这个温馨的场景让沈滔喉头一紧,不知如何开口宣布这个坏消息。

“今天这么早?”刘一非回头微笑,但看到丈夫手中的纸箱和湿透的衣服,她的笑容凝固了,“出什么事了?”

沈滔把纸箱放在地上,艰难地开口:“公司裁员,我...我被辞退了。”

厨房里只剩下锅里的汤还在咕嘟作响。刘一非关上火,走过来拥抱丈夫:

“没关系,我们会渡过这个难关的。”

然而难关比想象中更难渡过。

接下来的几个月,

沈滔投出的简历大多石沉大海,

偶尔有几家面试,最终也因年龄或薪资要求而没了下文。

家里的积蓄在快速减少,两人的压力与日俱增。

一天深夜,沈滔偶然醒来,发现身边空无一人。

他起身寻找,发现刘一非在客厅的角落里,就着一盏小灯作画。

画布上是他们初遇的那座白桥和双彩虹,色彩绚丽得仿佛能照亮整个房间。

“怎么半夜起来画画?”沈滔轻声问。

刘一非吓了一跳,随即不好意思地笑了:“睡不着,想着如果能卖出几幅画,或许能补贴家用。”

沈滔心疼地看着妻子眼下的阴影:“别太勉强自己。”

令他们没想到的是,转机恰恰来自这几幅画。

小雨悄悄将妈妈的画拍下来,上传到一个艺术分享平台上,配文:

“我妈妈画的彩虹,希望能带来好运。”

起初没什么反响,直到一位知名艺术博主偶然看到,

被画中流淌的情感所打动,转发并大加赞赏。

一夜之间,刘一非的画作引起了广泛关注,询问购买和定制的人络绎不绝。

“有人出五千块买那幅双彩虹!”

刘一非难以置信地举着手机给沈滔看。

沈滔又惊又喜,但随即陷入思考:

“等等,这或许是个机会。不只是卖画,我们可以打造一个品牌。”

凭借建筑师的审美和策划能力,沈滔帮助妻子创建了线上画廊,

并精心包装她的作品故事——尤其是那座白桥和双彩虹的爱情传说。

刘一非的画作因此更加受欢迎,尤其是那些关于彩虹系列的作品。

一天晚上,沈滔看着妻子在直播中讲解画作,突然灵光一现:

“一非,我们不只可以卖画,还可以分享我们的故事。”

于是,“彩虹与桥”自媒体账号诞生了。

沈滔负责内容策划和视频剪辑,刘一非负责艺术创作和出镜,孩子们偶尔也会客串。

他们分享爱情故事、家庭生活、艺术创作,甚至沈滔也开始分享他作为建筑师的美学观点和生活感悟。

令人意外的是,沈滔沉稳的声线和专业的知识解析很快吸引了大量粉丝。

一档他讲解建筑与生活美学的短视频意外走红,播放量突破百万。

“你看,大家喜欢听你讲解。”刘一非兴奋地说,“你比那些网红建筑师讲得更有温度。”

在妻子的鼓励下,沈滔开始定期更新“沈工聊建筑”系列,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建筑知识、设计理念,甚至延伸到生活美学和家庭教育。

他的视频既有专业深度,又充满生活气息,很快积累了大量忠实粉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