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一年多,那些曾经需要刻意提醒自己去实践的箴言——“用心品尝每一口饭菜”、“觉察当下”、“尽你所能,敬你所不能”——已悄然融入她生活的肌理,成为一种近乎本能的回应方式。工作中的压力依然存在,项目也偶有波折,但她已很少再被“提前焦虑”的漩涡吞噬。“永远不要提前焦虑”像一道无形的屏障,帮她屏蔽了过多无谓的消耗。她会评估、计划、行动,然后,该休息时休息,该泡茶时泡茶。
窗外的银杏大道,此刻迎来了它最灿烂也最短暂的辉煌。满树金黄,在阴沉的天空背景下反而显得更加耀眼夺目,风一过,万千扇形小伞便簌簌飘落,在地上铺就一层厚厚的、松软的地毯。
苏晓放下茶杯,穿上厚外套,戴上围巾,决定去那条路上走走。这已成为她与这个季节、与这座城市、也与自己内心的一种默契约定。
路上行人不少,多是举着手机拍照的游客,惊叹于这油画般的景致。苏晓裹紧围巾,穿行其中。她刻意放慢脚步,专注地感受着:
• 脚下:厚厚的落叶层异常柔软,每一步都陷进去,发出沉闷却令人安心的“沙沙”声,与去年初秋那清脆的碎裂声截然不同。
• 空气:清冷湿润的气息钻进鼻腔,带着泥土和枯叶特有的、略带腐朽感的醇厚气息。
• 视觉:抬眼望去,高大的银杏树冠交织成一片燃烧的金色穹顶,仿佛能照亮整个阴郁的冬日。几片叶子打着旋儿,悠悠然落在她的肩头,又滑落下去。
她在一棵最粗壮的银杏树下停住,仰头。阳光偶尔突破云层,穿过枝叶缝隙洒下几缕光柱,叶片的脉络在逆光中清晰可见,如同精巧的生命图谱。“万物自有节奏,”她想。这盛大到极致的绚烂,正是为了迎接紧随其后的、彻底的凋零与沉寂,然后在深冬里积蓄下一次新生的力量。她的心,也曾走过这样的四季。
就在这片金色的辉煌中,一个熟悉又陌生的身影毫无预兆地撞入她的视线。
是陈默。
他站在几米开外,似乎也在仰头看树,侧影在逆光中有些模糊。他穿着深色的呢子大衣,围巾随意搭着,身形似乎比记忆中清减了些许。
苏晓的心跳,在那一瞬间,毫无防备地漏跳了一拍,随即又重重撞击着胸腔。一股混杂着惊讶、恍然、甚至一丝旧日酸涩的情绪猛地涌上来。她以为早已平静无波的湖面,被这颗意外投入的石子激起了涟漪。
觉察当下。
她没有立刻移开视线,也没有仓皇躲避。她清晰地感知到身体的反应:心跳的加速,指尖微微的凉意,喉咙有些发紧。她识别出盘旋的念头:“是他。怎么会在这里?他看起来……好像有点不一样?” 还有那句几乎要脱口而出的旧日感慨:“无论我们最后生疏成什么样子…”
她做了个深呼吸,冷冽的空气灌入肺腑。她没有评判这些感受的好坏,仅仅是觉察到它们的存在。
陈默似乎感觉到了注视,转过头来。隔着飘落的金色叶雨,两人的目光在空中短暂交汇。
一瞬间的怔忡。
苏晓看到了他眼中同样掠过的惊讶,以及一丝……来不及掩饰的复杂。也许是想起了什么?也许是单纯的意外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