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章

林薇没有回应。她再次看向那片刺青,图案在灯光下似乎微微变化着角度,那些缠绕的线条仿佛有生命般微微蠕动。她眨眨眼,再看时又恢复了正常。太累了,她告诉自己,连续36小时没合眼的后果。

回到三楼的办公室,她把三具尸体上拍下的刺青图案并列投影在屏幕上。线条繁复却流畅,有一种诡异的美感,像是某种古老的符文系统,又像是部落图腾。她查阅了大量民俗学、符号学资料,一无所获。

窗外,城市的灯火渐次亮起,又是一个黑夜降临。林薇泡了第三杯黑咖啡,苦涩的液体滑过喉咙,带来短暂的清醒。桌上的案卷堆得很高,三名女性的笑脸从照片上看着她——安娜、小沐、赵婷,原本鲜活的生命,现在只剩下冰冷的编号和未解的谜团。

她的手机震动起来,屏幕亮起“Dr. 李”的名字。她的心理医生。每周一次的问询时间到了。她按了静音,没有接。她不需要倾诉,不需要探索潜意识里的创伤,她需要的是答案,是能够抓住那个剥夺他人生命的凶手的线索。

电话自动转接到语音信箱。几秒后,一条短信跳出来:“林薇,我们的会谈时间已过。请回复何时可以重新安排。李医生。”

林薇放下手机,没有回复。她重新调出刺青的高清图片,放大再放大,直到那些线条变成一片模糊的像素网格。有什么东西在记忆的边缘骚动,像是被埋藏已久的种子正要破土而出。

深夜十一点,档案室只剩下她一人。旧案卷宗堆满了长桌,灰尘在台灯的光束中跳舞。她有一个模糊的猜想,需要证据支持。

“黑雀巷火灾”——二十年前的旧案。她输入关键词,系统跳出一份数字化档案。鼠标指针在打开按钮上犹豫了片刻,然后点击。

2 童年阴影现

屏幕上出现一堆焦黑的废墟照片。报道中说,起火点是一个私人纹身工作室,火势迅速蔓延,导致五人死亡,包括工作室的主人和他的家人。报道旁附着一张现场救援照片:消防员抬着担架,背景是烧得只剩框架的房屋。

林薇的呼吸停滞了。照片角落里,一个被救援人员挡住的、惊惶的小女孩的脸,清晰可见。那是童年的她。她的家,就在那条巷子里。那场大火夺走了她的父母,她因为当晚住在同学家而幸免于难。

她从未将这两件事联系起来——刺青、火灾、她的过去。

一阵寒意爬上脊背,办公室的空调似乎开得太足了。她伸手想关小风口,却发现空调根本没开。

手机突然亮起,一条匿名信息跳了出来:“过去不该被惊醒。”

紧接着另一条彩信传来。一张照片:她的助手张悦正笑着走进她们常去的那家咖啡馆,手里还拿着两份文件夹——显然是给林薇送资料来了。拍摄时间,显示是一小时前。

附言只有一个词:“下一个?”

林薇的心脏猛地一缩,几乎要从喉咙里跳出来。她抓起手机拨打张悦的号码。铃声响了很久,无人接听。她重拨,同样结果。

恐慌像冰冷的手攥住了她的喉咙。她冲出门,甚至忘了拿外套,直奔电梯。停车场里,她的脚步声回荡在空旷的空间中。跳上车,引擎在寂静的夜里发出刺耳的轰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