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章

她躲过第一只的扑击,却没注意到身后的“聚合体”已经挪到了帐篷门口,一股黄绿色的液体正从它的顶端渗出。

“小心!”

老周突然扑过来,把她撞开。腐蚀性液体喷在老周的背上,他闷哼一声,衣服瞬间冒起白烟。林砚红着眼眶举起斧头,狠狠劈进“聚合体”的核心部位,那里是数具颅骨堆叠而成的“脑袋”,斧刃进去的瞬间,墨绿色的液体喷涌而出。

“快……带大家走……”老周抓住她的手腕,他的嘴唇已经开始发紫,“血清……一定要保护好……”

林砚点头,泪水混着血污流了下来。她扶起老周,和小远一起护送伤员往地下掩体跑。地下掩体的入口在安全区中心的废弃超市里,那里有一扇厚达十厘米的钢门,是目前最安全的地方。

跑过广场时,林砚回头看了一眼,曾经用来晾晒物资的绳子上,现在挂着十几具行尸的尸体,它们的脖子被拧断,是老周的标志性手法。

而东墙已经完全被行尸淹没,那面画着“11号安全区”的旗帜,正被一只行尸踩在脚下,渐渐被墨绿色的体液染成黑色。

第二章:地下的裂痕

地下掩体的钢门关上的瞬间,外面的嘶吼声被隔绝在另一个世界。

林砚靠在门上,大口喘着气。掩体里有四十多个幸存者,大多是老人和孩子,还有五个伤员。

小远正在清点物资,他手里的笔记本上记着:压缩饼干五十盒,矿泉水三十瓶,燃烧瓶二十个,子弹八十七发,以及三支抗病毒血清。

“林姐,老周他……”小远的声音带着哭腔,目光落在老周被腐蚀的背上。

林砚摇了摇头,从医疗箱里拿出纱布和碘伏。老周的皮肤已经溃烂到露出肩胛骨,黄色的脓水不停地渗出,他却只是咬着牙,一声不吭。林砚小心翼翼地清理伤口,手指忍不住发抖。

她知道这种伤,上次被腐蚀的守卫活了不到三天,最后还是因为感染太严重,自己选择了“体面”。

“别浪费物资了。”老周突然开口,声音微弱,“把血清留给更需要的人。”

“不行!”林砚反驳,“还有办法,我们可以出去找抗生素……”

“外面全是行尸。”老周苦笑,“而且‘聚合体’不止一只,刚才我在东墙看见,树林里至少还有三只。”他顿了顿,看向掩体角落的一个中年人,“老赵,你来说吧。”

被叫做老赵的中年人推了推眼镜,脸色苍白。

他是安全区的“研究员”,曾经是市疾控中心的医生,也是唯一知道病毒来源的人。

他犹豫了一下,从怀里掏出一个笔记本,翻开后递给林砚:“这是我昨天整理的资料,‘猩红病毒’的变异速度比我们想象的快得多,‘迅捷型’和‘聚合体’只是开始,下一个变异方向……可能是‘感知型’。”

“感知型?”小远好奇地问。

“就是能通过声音和气味定位,甚至能绕过障碍物。”老赵的声音发颤,“而且它们的皮肤会变硬,普通子弹根本打不穿。”

掩体里一片寂静,几个孩子吓得哭了起来,被家长赶紧捂住嘴。林砚看着笔记本上的草图,“感知型”行尸的头部画着一个巨大的耳朵,四肢粗壮,爪子像镰刀一样锋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