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顿了顿,指尖虚虚指向旁边一匹看似朴素不少的藕荷色暗花罗,“旁边这匹,颜色虽不张扬,但用的是上好的双宫蚕丝,经纬致密,韧性极佳,耐穿耐磨,不易褪色,更显底蕴。”
她语气平淡无奇,像是在评论天气一般自然。
管家娘子闻言一愣,忙拿起那匹云锦仔细检视,又对比了那匹暗花罗,脸上不由露出讶异之色:“大小姐好眼力!这云锦……确是次一等的货色,险些被那起子黑心商人混在好料子里送进来!多谢大小姐提点!”
她再看云静姝的眼神,便多了几分真正的恭敬。
云静雅捏紧了手中的绣帕,看向云静姝的目光里,那抹惊疑之色再也掩不住。
这个素来只知风花雪月、诗词歌赋,对庶务俗物不屑一顾的嫡姐,何时竟懂了这些?而且说得如此头头是道?
管家娘子退下后,屋内陷入一种微妙的寂静。
恰在此时,窗外廊下有两个小厮低声议论着路过。
“……听说了吗?谢知远谢大人今早又在朝堂上把工部给驳了,说那新上的治河方案华而不实,浪费银钱……”
“啧,这位谢大人可是出了名的硬骨头,油盐不进,只认死理,偏偏圣上还就信重他这股较真的劲儿……”
谢知远?
云静姝正准备端茶的手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。
印象中,那是个官职不算极高却权重、性情冷硬、仿佛只知埋头实干的官员,与前世家世显赫、长袖善舞的周弘文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人。她前世与此人毫无交集,只在最后听闻他似乎因过于刚直而得罪了很多人。
此刻这个名字突兀地闯入耳中,却让她死水般的心湖,莫名地动了一下。
---
第三章:蹊径初探
身子稍见起色,云静姝便以“屋内憋闷,需出门散心”为由,戴上遮掩容貌的帷帽,只让心腹丫鬟春晓一人陪着,悄悄去了一趟京城最大的当铺。
她当掉了几件继母王氏所赐、华丽耀眼却不甚实用的首饰,换回了一小袋沉甸甸、碰触间叮当作响的金叶子。
捏着那袋冰凉而实在的金属,她心中稍安。这是她脱离家族掌控、实现自立梦想的,微薄却至关重要的第一步。
归来后,她闭门不出,反复研读生母留下的那本手札。
其中一种名为“涅槃锦”的织造技艺,尤其吸引她的注意。据手札记载,此锦需用一种特殊处理的丝线,经繁复无比的经纬交织法织成,成品在不同光线下能呈现出流转不定的炫目异彩,且坚韧异常,兼具防水防污之奇效。
母亲似乎倾注了大量心血于此,但只记录了初步设想和部分关键诀窍,并未完善,更像是一个未尽的梦。
云静姝结合前世零星听闻过的江南织造技巧与海外番邦的印染之法,心中渐渐有了改良和完善的雏形。
她开始以购买绣线、花样为名,更频繁地带着春晓出入西市,实地走访京城各大绣坊和绸缎庄。
仔细观察对比后,她发现市面上的锦缎,华美绚丽者有之,但多不耐穿洗,易褪色变形;而结实耐用的,则往往色彩单调,缺乏美感。若能成功织出“涅槃锦”,必将是独一份的生意,不愁销路。
然而,理想丰满,现实却骨感。她面临最大的困难是:缺乏完全可靠的熟练工匠、合适的场地、以及最关键的——稳定优质的特定丝线原料来源。她当首饰换来的那点本金,对于实现这一切而言,无疑是杯水车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