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悦惊讶地抬起头:“老洋房?可是那里的租金……”
“费用我来承担。” 苏然打断她,语气自然,“我更在意的是,你的作品能在最合适的地方呈现。”
林悦的心里一阵温暖。她原本以为,资助方只会关注成本和收益,可苏然却真正在意她的作品本身。她用力点头:“谢谢您!我之前也考虑过老洋房,但是觉得成本太高,就放弃了……”
“以后有想法,都可以跟我说。” 苏然的目光很柔和,“画展的筹备,你需要什么帮助,随时找我或者小陈。”
接下来的几个月,两人因为画展的筹备,接触渐渐多了起来。苏然会抽时间陪林悦去看场地,老洋房的每一个角落,他们都仔细丈量过 —— 客厅的落地窗适合挂大幅的风景插画,二楼的小书房光线柔和,适合放人物速写,就连院子里的葡萄架下,林悦都想摆上几幅小幅的水彩,让观众能在树荫下感受光影的变化。
有一次,他们去看场地时,正好遇到夕阳。金色的阳光透过老洋房的彩色玻璃,在地板上投下斑斓的光斑。林悦立刻拿出画板,坐在地板上速写,笔尖在纸上快速滑动,勾勒着光斑的形状。苏然站在她身后,没有说话,只是拿出手机,对着她的身影和地上的光斑,轻轻按下了快门。
“你也喜欢拍照吗?” 林悦画完抬头,正好看到苏然收起手机,有些好奇地问。
苏然愣了一下,随即点头:“以前喜欢,后来忙了,就很少拍了。” 他打开手机相册,里面大多是工作相关的照片,只有少数几张,是之前去国外出差时拍的风景 —— 夕阳下的塞纳河,清晨的富士山,光影的运用很细腻。
林悦凑过去看,眼睛亮了起来:“你拍得真好!这张塞纳河的夕阳,光线处理得好温柔,跟我想画的感觉很像。”
苏然看着她专注的侧脸,阳光落在她的发梢,镀上一层金色的光晕。他忽然觉得,这种和她一起讨论光影、艺术的时光,比坐在办公室里看报表,要温暖得多。
从那以后,筹备画展的间隙,他们会一起去采风。林悦带着画板,苏然带着相机,去郊外的稻田,去老城区的小巷,去江边的芦苇荡。林悦画稻田里的稻草人,苏然就拍她坐在田埂上画画的背影;林悦画小巷里斑驳的墙,苏然就拍阳光透过树叶落在墙上的光斑。
有一次去江边采风,突然下起了小雨。苏然把外套脱下来,披在林悦身上,拉着她躲进附近的亭子里。雨丝打在亭子的玻璃上,模糊了外面的风景,却让亭子里的氛围变得格外温馨。
“你看,雨里的江景也很好看。” 林悦指着窗外,雨滴落在江面上,溅起细小的水花,“要是能把这种朦胧的光画下来就好了。”
苏然拿出相机,对着窗外拍了几张,然后递给林悦:“你看这样的光线,能不能给你灵感?”
林悦接过相机,仔细看着照片,忽然转头对苏然笑:“苏然,谢谢你。不仅是因为资助我的画展,还因为…… 你懂我的画。”
苏然的心跳漏了一拍。他看着林悦眼底的星光,看着她嘴角的笑意,忽然伸出手,轻轻拂去她脸颊上的雨滴:“林悦,能懂你的画,是我的幸运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