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章

可从 1947 年下半年开始,日记的语气渐渐变得沉重。沈月容提到 “姐姐” 回来了,“姐姐” 叫沈玉容,是她的亲姐姐,比她大两岁,嫁给了当地的大户林家。“姐姐说,林家是名门望族,李景明配不上我,还说他接近我是为了钱。可我不信,景明不是那样的人,他连我给他买的点心都会省着吃。”“今天我去钟表厂找景明,看到姐姐和他站在一起,姐姐拉着他的手,他没有推开,我躲在树后,不敢上前,心像被针扎一样疼。”“我发现自己怀孕了,已经两个月了。我想告诉景明,可他最近总是躲着我,每次我去找他,他都说在忙,连话都不愿和我说。姐姐说,景明已经后悔了,他不想和我在一起了,还说这个孩子不能留。”

日记的最后几页,字迹变得潦草,墨水有些晕开,像是沈月容写的时候在哭,眼泪滴落在纸上,晕染了字迹。“民国三十七年五月十二日,雨。姐姐来找我,她穿着华丽的旗袍,戴着名贵的首饰,和我身上的粗布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她说,林家的老太太催她生孩子,如果她再没有子嗣,就会被休掉。她让我把孩子给她,她说这样我们都能好过,她会给我一大笔钱,让我离开这里,开始新的生活。我不同意,她就打我,巴掌落在我脸上,火辣辣地疼。她还说,如果我不答应,她就杀了孩子,让我永远都不能当母亲。”“五月十四日,阴。景明来找我,他看起来很憔悴,眼睛里布满了血丝。他说他对不起我,让我把孩子给姐姐,还说这是唯一的办法。我问他是不是爱过我,他没有回答,只是转身走了。我看着他的背影,眼泪止不住地流,我不明白,为什么我们的爱情会变成这样。”“五月十六日,晴。我把铜镜分成了两半,一半给姐姐,一半我留着。这面铜镜是景明送我的定情信物,他说它能保佑我们永远在一起,可现在,我们却要分开了。如果有来生,我再也不要遇见他们了,再也不要经历这样的痛苦。”

日记到这里就结束了,后面的页数都是空白,纸页边缘有些磨损,像是被人反复翻看。林知夏合起日记,手指已经被泪水打湿。原来沈月容不仅有爱人,还有了孩子,可她的爱人背叛了她,姐姐也逼迫她,她的死,或许和这些事有关。可日记里没有提到她是怎么死的,是自杀,还是他杀?“姐姐” 沈玉容,会不会就是外婆的母亲,也就是林知夏的太外婆?如果是这样,那她和沈月容,就是有血缘关系的亲人,沈月容是她的曾姨婆。

带着这些疑问,林知夏继续在房间里搜寻。她打开衣柜,衣柜里挂着外婆的旧衣服,衣服的款式已经过时,布料也有些老化,散发着淡淡的樟脑味。她在衣柜的最底层,发现了一个用布包裹的箱子,箱子外面包着一层深蓝色的粗布,上面用白线绣着 “林氏珍藏” 四个字。箱子很重,她费了很大的力气才把它搬出来,放在地上,灰尘簌簌地落下。打开箱子,里面是一些旧书籍和信件,还有一个小小的首饰盒。书籍大多是民国时期的小说和诗集,封面已经泛黄,书页也有些脆化。

她拿起一叠信件,信封上的字迹大多是外婆的,收信人是母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