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后还是陈屿先开口,他笑着说:“节目单我先拿一半回去看看,明天咱们再商量?”
他的声音比平时听着更温和,叶琳点点头,把一半节目单递给他,指尖不小心碰到他的手,又飞快地缩了回来。
联欢会前一晚,叶琳正在台灯下核对节目顺序,电话突然响了,屏幕上跳动着“陈屿”两个字。
她的心猛地一跳,几乎是手忙脚乱地接起电话,“喂?”
“是叶琳吗?”陈屿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,带着一点电流的杂音,却格外清晰。
“我刚才看节目单,发现有两个节目时间有点冲突,想跟你核对一下。”
叶琳赶紧抱着电话钻进被窝,把台灯调暗了些,听他在那头细细地说:“第三个节目是合唱,第四个是小品,中间换场时间可能不够,要不把小品调到第五个?还有……”
他说得很仔细,连道具需要谁准备、音乐要提前拷贝到U盘里这种细节都想到了。
不知不觉中,两人聊了快一个小时,窗外的夜色越来越浓,越来越安静。
叶琳的耳朵贴着听筒,听着陈屿声音同时,还能听到自己“咚咚”的心跳声。
“差不多就是这些了,”陈屿的声音顿了顿,然后轻轻说,“时间不早了,你早点睡,晚安。”
“晚安”两个字,像一颗小石子,投进了叶琳的心湖,泛起圈圈涟漪。
这是第一次有男生对她说晚安,还是她喜欢的男生。
她的心跳瞬间加速,舌头像是打了结,只“嗯”了一声,就匆忙挂断了电话。
挂了电话,叶琳躺在床上,抱着枕头,翻来覆去睡不着。
那句“晚安”一直在她耳边打转,她甚至能想起陈屿说这句话时的语气,温和又干净。
她盯着天花板,想起白天他帮她搬道具时的样子,想起他笑起来的月牙眼,越想越清醒,直到窗外泛起微光,才迷迷糊糊睡了过去。
可那之后,陈屿再也没给她打过电话。
联欢会结束后,大家又回到了正常的学习生活,他还是那个优秀的班长,她还是那个默默关注他的文艺委员。
偶尔在走廊碰到,他会笑着说“早”,却再也没说过“晚安”。
只有每个晚上,叶琳躺在床上,闭上眼睛,还会想起那个电话里的晚安,像一颗甜甜的糖,藏在记忆里。
十六岁的夏天末尾,叶琳捏着重点高中录取通知书来到市七中的大门口。
她跟着人流往里走,风里裹着香樟树的清苦和篮球场飘来的少年们的笑声,是和初中截然不同的、蓬勃的气息。
叶琳忽然期待起在这里的三年——或许会有和新同桌一起分享的零食,会有体育课上一起跑过的操场,会有晚自习时窗外慢慢暗下来的天。
高二那年,她有了第一个男朋友,是隔壁班的林哲。
林哲和陈屿不一样,他更开朗,还喜欢弹吉。
周末的上午,林哲会抱着吉在学校的草坪上弹唱。
周围围着一群女生发出轻微的感叹声,他却只对着叶琳笑。
他们是在一次校园歌手大赛上认识的,叶琳负责后台统筹,林哲是表演者,他唱了一首《晴天》,弹吉他的样子很有范。
“我刚才看你一直在忙,没顾上喝水。”他的声音比舞台上唱歌时低了些,带着点不易察觉的温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