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章

她猛地向前一倾,打翻了桌上的水杯。画面剧烈晃动了一下,最后定格的,是她倒伏在桌面上、再无声息的侧影,和依旧疯狂滚动的、狂欢般的恶意弹幕。

视频结束。

办公室里安静得可怕,只有空调出风口嘶嘶地吐着冷气。苏芮却觉得一股热血猛地冲上头顶,指尖发麻。她不是没看过网络骂战,但如此集中、如此恶毒、目标如此明确的“弹幕轰炸”,简直像一场发生在数字空间的公开处决。

她深吸一口气,强迫自己冷静下来。技术人员的天性让她立刻开始行动。

她调出后台数据,追踪那一片片恶毒弹幕的IP来源。数据流在她编写的脚本下飞速流淌、归类、聚合。结果很快出来,却让她愣在了屏幕前。

成百上千条来自全国不同省市的弹幕,其IP地址经过层层解析和溯源,最终超过百分之七十,竟然全都指向同一个物理地址——本市城南区,“黑星网吧”。

一个早在三年前就因为经营不善和城市改造而废弃关闭的网吧。

一股寒意顺着苏芮的脊椎悄然爬升。

一个堆满灰尘、断了水电、连老鼠都嫌偏僻的废墟,怎么可能在同一时间发出如此海量的死亡讯息?这感觉,就像法医在凶案现场验尸,却发现所有证据都指向一具早已埋入地下的骷髅。

这不可能。

她抓起打印出的数据报告,快步走向隔壁仍在灯火通明的刑侦支队办公室。老刑警张伟正端着巨大的搪瓷缸子灌浓茶,眼圈发黑,听着手下汇报现场初步勘查情况——门窗完好,无强行闯入痕迹,现场初步判断倾向自杀。

“张哥,看一下这个。”苏芮把报告递过去,直接点明关键,“死者直播时遭遇极端网络暴力,这些弹幕的IP,大部分都来自一个地方——已经废弃三年的黑星网吧。”

张伟放下茶缸,粗粗扫了几眼报告,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。他把纸页抖得哗哗响:“小苏啊,你们搞技术的,就爱信这些机器玩意儿。IP?这玩意不能伪造吗?搞个什么……VPN跳板?凶手肯定藏在外地,甚至国外!一个破网吧?扯淡!”

“伪造一两个IP容易,”苏芮的声音不高,却异常清晰,带着技术人员的固执,“但同时伪造上百个不同来源的IP,最终精准导向同一个废弃地点,这需要的技术和资源,绝非普通网民能做到。这不像伪装,更像……标记。一种故意的、嘲讽式的标记。”

“标记?”张伟嗤笑一声,指了指刑侦队的白板,上面写着“自杀?”“意外?”“他杀?”。“我们现在讨论的是一条人命!要看实物证据!动机、凶器、作案时间!你说一个鬼网吧标记了她?这能当证据吗?我看就是一群闲得蛋疼的小屁孩在网上瞎骂,她自己心理承受能力不行,巧了,猝死了!这就是结局!”

“那不是普通的骂战!”苏芮猛地抬起头,视线锐利,“那是一場coordinated attack(协同攻击)! timing(时机)、内容、规模,都精准得可怕!它就是在那个时候,故意要压垮她!您觉得这是巧合?”

办公室里其他几个刑警的目光投了过来。

张伟被她突如其来的激动噎了一下,摆摆手,语气缓和了些,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:“小苏,我理解你的想法。但查案要讲流程。线下现场勘查是基础。你说的这个网吧,我会记下,明天派人去瞅一眼。但现在,我们的重点是她的人际关系、现场痕迹、尸检报告。网络上的东西,虚头巴脑的,当不了饭吃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