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风带着竹叶的清新和未散尽的雾气穿过院门。
我提着山泉水,看着那三个不速之客
——受伤昏迷的少年,温婉忧虑的蓝衣少女,还有他。
那个穿着明亮鹅黄衣衫,眼神清亮,笑吟吟朝我拱手的少年。
“归宜姑娘?我叫谢少禹。”
后来他给我讲江湖的辽阔与精彩,塞北的风沙,江南的烟雨,西域的幻术……
甚至在我练剑时突然跳出,带着少年特有的锐气与不羁:“一个人练多无趣,我来陪你过两招?”
也会哼着轻快的江南小调,笑着说:“归宜,你笑起来,真好看。”
“归宜,你要一辈子呆在这儿吗?”
当离别最终来临。
他眼底的光黯淡下去,却仍带着最后一丝希冀问我:“归宜,你想不想,跟我一起去看看?去看看外面的江湖?”
心,猛地悸动了一下……
可望着师傅苍老而孤独的身影,我缓缓摇了摇头。
直到那抹鹅黄色的身影最终消失在山径尽头,只留下一句用尽力气,带着哽咽的喊声,在山谷间久久回荡:
“归宜,一世平安!别困在这十万大山!”
1.
青石镇后山的竹林里,雾气还未散尽。
我提着刚打来的山泉水,踩着湿漉漉小路往小屋走,远远就看见师傅素白的身影蹲在篱笆院外。
他身边围着三个人影。
地上似乎还躺着一个人。
我加快脚步,木门吱呀一声被推开。
所有人的目光都聚了过来。
师傅正将最后一卷纱布,缠在一个陌生少年渗血的腿上,头也没抬:“归宜,来得正好,把水提过来。”
我应了一声,目光却不由自主地被站在伤者旁边的一个人吸引了过去。
那是个穿着明亮鹅黄色衣衫的少年,束着黑色的发带,几缕墨黑发丝垂在额前。
他身姿挺拔如修竹,眉眼精致,眼神清亮,带着一种毫不掩饰的少年意气,正饶有兴味地打量着我。
忽然开口,声音清朗,带着点好奇:“温神医,这就是您那位小弟子?”
师傅拧干帕子,擦去手上血迹,淡淡“嗯”了一声:“归宜。”
我这才回过神,慌忙把水壶递过去,垂下眼盯着自己的鞋尖。
那黄衣少年却几步走到我面前,笑吟吟地拱了拱手,动作洒脱好看:“归宜姑娘?我叫谢少禹。”
“我叫~温归宜”他的笑容太晃眼,我钝钝的,学着他的样子也拱了拱手。
刚回礼才觉不对,这好像是男子间的礼节,脸腾地一下就热了。
只听得师傅在旁边轻笑,语气里带着他常有,对我那种无奈的纵容:“谢小公子莫见怪,我这小弟子本事是有的,就是偶尔……看起来呆了一点。”
谢少禹噗嗤笑出声,目光在我发烫的脸上转了一圈,“温神医说得是,是有点……”拖长了调子,眼里含笑,“呆呆的可爱。”
他话音刚落,旁边那个穿着水蓝色衣裙,眉眼与他有几分相似的姑娘立刻蹙起眉,抬手毫不客气地敲了一下他的后脑勺。
“哎哟!”谢少禹夸张地叫痛,捂住脑袋。
蓝衣姑娘嗔怪道:“阿弟!不可对归宜姑娘如此无礼!”
谢少禹冲我偷偷吐了吐舌头。
我站在原地,看着他们姐弟互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