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海的雨已经连续下了三天。傍晚时分,雨势突然加大,豆大的雨点密集地敲击着玻璃窗,将外滩的璀璨灯光折射成一片模糊的光晕。苏雨晴站在公寓的落地窗前,望着被雨水笼罩的城市,手中的文件已经看了大半。
这周他全身心投入到分公司的新能源项目中,发现这个领域比他想象中更加复杂且潜力巨大。李总对他的工作态度明显有了改观,不再只是表面的客气,而是真正开始征求他的意见。
墙上的时钟指向晚上九点。苏雨晴揉了揉酸胀的眼睛,准备再去泡一杯咖啡。就在这时,门铃突然响起。
这个时间点,会是谁?他疑惑地走到门前,通过猫眼向外看去。
门外站着浑身湿透的顾时润。雨水从他的发梢滴落,深色西装外套被浸得更加深沉,手中的公文包也沾满了水珠。但他的笑容却一如既往的温暖,仿佛这不是一个暴雨之夜,而是阳光明媚的午后。
苏雨晴愣了片刻,急忙打开门:“你怎么...”
“抱歉这么晚打扰。”顾时润先开口,声音带着雨夜的湿润,“刚结束一个会议,路过看到你窗前的灯还亮着,就...”他低头看了看自己湿透的样子,无奈地笑了笑,“似乎不太得体。”
苏雨晴侧身让他进来:“你怎么知道我住这里?”他注意到顾时润的鞋子和裤脚都沾满了泥水,显然是在雨中走了不短的距离。
“分公司登记处问到的。”顾时润脱下湿透的外套,露出里面同样潮湿的衬衫,“希望不算冒昧。”他的头发凌乱地贴在额前,少了几分平日的严谨,多了几分随性。
苏雨晴扔给他一条干净毛巾:“淋成这样,律师的智商呢?”语气中带着自己都没察觉的关切。
“出租车停得远,跑了几步。”顾时润擦着头发,目光落在茶几上堆满的文件上,“看来很用功。”他的视线在那些文件上停留片刻,微微蹙眉,“新能源项目?”
苏雨晴点头,走向厨房:“父亲的意思。要喝点什么?茶还是咖啡?”他打开橱柜,发现里面除了咖啡豆外空无一物,这才想起自己几乎不喝茶。
“热水就好,谢谢。”顾时润的声音从客厅传来,似乎正在翻阅那些文件。
当苏雨晴端着热水回到客厅时,顾时润已经脱掉了湿透的西装外套,只穿着衬衫,袖子挽到肘部,正专注地看着手中的项目书。湿发随意地拨到脑后,露出光洁的额头。这样的他看起来比平时年轻了几岁,也少了几分律师的疏离感。
“这个技术还不成熟,投资回报周期长。”顾时润头也不抬地说,手指点着文件中的某一行数据,“而且...”他抽出其中一份合同,“这份供应商协议有漏洞,对方可以在三年后单方面解约而不承担违约责任。”
苏雨晴凑近查看,两人的头几乎靠在一起。顾时润身上淡淡的雨水气息混合着熟悉的檀木香,形成一种奇特的味道。他指着合同条款详细解释,苏雨晴专注地听着,偶尔提出问题。
“...所以这里需要修改。”顾时润说完,才发现两人的距离过近。
苏雨晴迅速后退,耳根微热:“谢谢。明天我让他们重审。”他递给顾时润一杯热水,“你怎么一眼就看出问题?”
顾时润接过水杯,手指无意间擦过苏雨晴的指尖:“经验之谈。去年处理过类似的案子,客户损失不小。”他喝了一口水,喉结微微滚动,“你父亲知道这些风险吗?”
苏雨晴摇头:“他可能没仔细看过细节。这个项目是陈副总推动的,父亲很信任他。”
窗外雨声渐小,但依然绵密不绝。顾时润看了眼手表,已经快十点了。“我该走了。”他站起身,湿衬衫贴在身上,勾勒出结实的背部线条。
“雨还没停。”苏雨晴脱口而出,又补充道,“我是说...你可以等雨小点。”他指了指沙发,“那里可以坐。或者...”他犹豫了一下,“浴室有烘干机,你可以把衣服弄干再走。”
顾时润微笑:“也好。”
等待衣服烘干的时间里,两人坐在客厅沙发上。苏雨晴继续研究文件,顾时润则用笔记本电脑处理工作。气氛安静却并不尴尬,只有键盘敲击声和窗外雨声交织。
“要不要看上海夜景?”苏雨晴突然提议,“从这个角度,雨中的外滩很特别。”
他们站在落地窗前,黄浦江对岸的万国建筑群在雨雾中朦胧如画,灯光在水汽中晕染开来,宛如印象派画作。一道闪电划过,瞬间照亮江面,又迅速消失。
“像不像特罗姆瑟的极光?”顾时润轻声问,目光却没有离开窗外。
苏雨晴转头看他:“你经常想起那里吗?”
“经常。”顾时润的目光依然停留在远处的江面上,“想起某个固执的人差点为拍照摔下河。”
苏雨晴瞪他一眼,嘴角却忍不住上扬:“那是意外。”
烘干机提示音响起,打破了这一刻的温馨。顾时润取出已经干透的衣服,到浴室更换。
再出来时,他又变回了那个一丝不苟的顾律师,只是头发依然有些凌乱,少了几分平日的严谨。
雨已经小了很多,细密的雨丝在路灯照射下如同银线般闪亮。顾时润真正该离开了。在门口,他递给苏雨晴一个U盘:“这是我整理的一些合同审查要点和常见陷阱,或许对你有用。”
苏雨晴握紧U盘,金属外壳还带着温热的触感:“谢谢。下次...提前说一声,别又淋成落汤鸡。”
顾时润眼睛微弯:“好。晚安,雨晴。”
门关上后,苏雨晴靠在门上,许久未动。空气中还残留着雨水的清新和顾时润身上特有的檀木香气。他走到窗前,恰好看到顾时润走出大楼,撑开伞步入细雨中。
在路灯的照射下,顾时润的身影拉得很长。他走了几步,忽然回头望向苏雨晴的窗口,虽然不可能看到什么,却还是挥了挥手,才继续向前走去。
苏雨晴下意识地后退一步,躲到窗帘后,心跳莫名加速。等到他再望出去时,那个身影已经消失在街角。
窗外,雨后的上海清新明亮,东方明珠塔的灯光穿透逐渐散去的雾霭,如同指引的灯塔。苏雨晴打开手中的U盘,里面不仅有合同审查的资料,还有一个名为“极光”的文件夹。打开后,是他们在特罗姆瑟拍的所有照片,包括那张两人的合影。
照片中的他们站在极光下,肩并肩笑着,背后是漫天绚烂的光幕。苏雨晴几乎不记得自己曾经那样笑过——毫无防备,全然放松。
他将照片设置成电脑桌面,然后继续研究那些文件,但心境已与之前截然不同。
远方的街道上,顾时润坐在出租车内,看着窗外飞逝的雨景,手中握着一枚银质的蒲公英书签——是刚才在沙发缝中发现的。他微微一笑,小心地将书签放入口袋。
雨停了,但两座城市之间的某种连接,却在这个雨夜变得更加牢固。而某些悄然滋生的情感,也如同夜雨后的萌芽,在无人察觉处静静生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