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章

初三上学期还没结束,我收拾了自己的东西,跟爸妈说“我不读了”。他们愣了很久,爸爸想再打我,却被妈妈拦住了。妈妈抱着我哭了很久,最后叹着气说“罢了罢了,都是命”。那天晚上,我把所有的课本和试卷都烧了,看着火苗吞噬那些曾经承载我梦想的纸页,我心里空荡荡的,像被掏走了什么。我知道,我的青春,从那一刻起,就偏离了原本的轨道,朝着我不知道的方向滑去。

第二章 辗转漂泊的打工路

辍学后的第一年,我在家里帮爷爷干农活,喂猪、种菜、收割庄稼,每天累得腰酸背痛,手上磨出了厚厚的茧子。看着以前的同学在朋友圈发考上高中的喜讯,我心里又羡慕又难过,可也只能咬着牙继续干活——我知道,我已经没有回头路了。

16岁那年,同村的表姐要去南方的电子厂打工,问我想不想一起去。我几乎是立刻就答应了——我想离开这个让我窒息的地方,想自己挣钱,想证明我不是“没用的人”。爸妈一开始不同意,说我年纪太小,怕我在外面受欺负,可我铁了心要走,最后他们也只能妥协,反复叮嘱我“照顾好自己,别跟人吵架,有钱了记得寄点回家”。

第一次坐火车,看着窗外飞速变化的风景,我心里既紧张又期待。可到了电子厂,我才发现,这里比我想象中还要辛苦。工厂在郊区,周围全是农田和破旧的民房,宿舍是八个人一间的上下铺,没有空调,只有两台老旧的风扇,夏天热得像蒸笼。每天早上七点就要起床,洗漱完去食堂吃早饭,然后打卡上班,一直工作到晚上十点,中间只有一个小时的吃饭时间。

我的工作是在流水线上贴标签,重复着同一个动作,一天要贴几千个。刚开始的时候,我的手指又酸又麻,到了晚上,连握筷子的力气都没有。宿舍里的姐妹们来自全国各地,大多和我一样年纪不大,都是辍学出来打工的。我们每天累得倒头就睡,很少有时间聊天,偶尔休息的时候,有人会想家哭鼻子,有人会抱怨工作太累,我就坐在一旁听着,心里也跟着难受。

在电子厂干了一年多,我攒了几千块钱,寄了一部分回家,剩下的留着当生活费。可我实在受不了流水线的枯燥和辛苦,正好有个同事说超市在招服务员,我就辞了职,去了市区的一家超市。

超市的工作比电子厂轻松一点,不用熬夜,每天工作八个小时,负责整理货架、收银。可工资也低了很多,一个月只有两千多块。我租了一个十几平米的小单间,房租就要八百块,再加上水电费、伙食费,每个月基本存不下什么钱。每天早上六点就要起床,赶公交去超市,晚上九点下班,回到出租屋已经十点多了,简单洗漱一下就睡觉。周末的时候,我也很少出门,要么在出租屋里睡觉,要么看看手机,因为出去就要花钱。

有一次,我在超市里遇到了以前的同学,她考上了本地的大学,和同学一起来买东西。她看到我的时候,愣了一下,然后尴尬地笑了笑,说了句“好久不见”。我穿着超市的工作服,戴着围裙,手里还拿着没整理完的货架,站在她面前,觉得特别自卑,只想赶紧躲开。那天晚上,我在出租屋里哭了很久,我想,如果当初我没有辍学,是不是也能像她一样,坐在教室里上课,和同学一起逛超市,过着无忧无虑的大学生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