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章

父亲在一旁连连点头,母亲欲言又止。

宴会在一片对三叔“能耐”的吹捧和对林渊“好运”的羡慕中结束。林渊看着三叔志得意满、被众星捧月的背影,又看看父母那混合着期望与不安的复杂神情,心里那点凭借自身能力闯荡世界的孤勇,被一种黏腻的、名为“人情”的网裹住了,挣脱不得。

他回到房间,手机屏幕上,一封来自国内某顶级私募基金公司的面试邀请邮件正静静躺着。那是他经过层层笔试、线上测评才得到的宝贵机会。

窗外,小城的夜景谈不上繁华,却有一种熟悉的安稳。但林渊知道,三叔吹起的那个五彩斑斓的肥皂泡,正在把他拖离这条靠实力前进的轨道,飞向一个不可预知的、大概率极其尴尬的深渊。

他叹了口气,手指悬在屏幕上方,迟迟没有点下“确认参加”的按钮。三叔的“热情”,像一场不容拒绝的泥石流,他暂时被裹挟着,动弹不得。 first part 结束。

“人脉”现形记

三叔的行动力,果然配得上他的吹嘘。

第二天一早,林渊就被电话吵醒。三叔中气十足的声音穿透听筒:“小渊!赶紧起来!打扮精神点!三叔带你见个人物!”

林渊抱着最后一丝渺茫的希望——万一三叔真有什么隐藏的、画风正常的资源呢?

一小时后,他坐在三叔那辆散发着浓郁空气清新剂和皮革混合气味的宝马X5里,看着窗外风景从城市街道逐渐变为城乡结合部,最后停在一个挂着“耀宗生态养殖合作社”巨大牌匾的大院前。

“李社长!我兄弟!这一片养猪的,都归他牵头!”三叔拍着方向盘,语气自豪,“他儿子,不得了!在省城的证券公司上班!正经金融圈的人!我已经跟他打好招呼了,让他儿子给你内推!”

林渊:“……”

所谓的李社长,是个皮肤黝黑、嗓门比三叔还大的中年男人,握手力道大得能捏碎核桃。寒暄不过三句,就开始大谈生猪行情、饲料成本、母猪产后护理。

三叔在一旁不断把话题往金融上引:“老李,孩子的事是大事!你赶紧给你儿子打电话,让他给小渊安排一下!最好是那种,一进去就能当经理的!”

李社长满口答应:“没问题!包在我身上!我儿子在那边说话好使!回头我就让他把简历递上去!林总(他叫三叔)的侄子,就是我的侄子!”

林渊努力维持着表情管理,心里已经凉了半截。他几乎能想象那位素未谋面的“券商兄弟”接到父亲电话,要求内推一个完全陌生的人时,那满脸的错愕与敷衍。

这仅仅是开始。

接下来的几天,三叔带着他穿梭于各种酒局饭局。见的人 title 一个比一个听起来吓人:“某银行行长”(实则是偏远支行的副行长,席间主要话题是拉存款);“某政府办公室主任”(其实是街道办负责计生工作的,喝多了开始大吐苦水);“某大型企业老板”(一个开了三家连锁超市的个体户,对金融的理解仅限于房贷和理财保险)。

每次会面,流程都差不多:三叔猛吹对方,对方猛吹三叔,然后一起猛吹林渊“年轻有为”“前途无量”,拍着胸脯保证“小事一桩”“包在我身上”。林渊则像个被展示的吉祥物,陪着笑,喝着并不想喝的酒,听着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的“指点江山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