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师傅放下手里的活,笑了笑:"这个怀表可有年头了,是民国时期的。它的主人是一位老教授,当年就是用它来掌握上课时间的。后来表停了,他找了很多地方都没修好,最后才找到我这儿。"
晓雅拿起相机,对着怀表拍了一张照片。阳光透过镜头,在取景框里形成了一道温暖的光晕。
"李师傅,我想把您和您的钟表店拍成一组照片,可以吗?"晓雅问道,"我觉得这些故事和这些钟表都太珍贵了,应该被记录下来。"
李师傅愣了一下,随即点了点头:"当然可以,只要你不觉得麻烦。"
接下来的几个月,晓雅一有空就泡在钟表店里。她的镜头里,有李师傅布满老茧的手在精细地调整表针;有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堆积如山的钟表零件上;有老主顾们坐在小凳上,一边喝茶一边和李师傅聊天的场景;还有那些修好的钟表,在橱窗里发出柔和的光芒。
晓雅把这些照片整理成了一个相册,取名叫《时光的印记》。她把相册送给了李师傅,李师傅翻开相册,看着里面的照片,眼眶有些湿润。
"谢谢你,晓雅,"李师傅感慨地说,"我活了大半辈子,还从来没被人这么用心地记录过。"
"应该是我谢谢您才对,"晓雅说,"是您让我明白,每一件老物件背后,都藏着一段珍贵的回忆。我只是想把这些美好记录下来。"
一次偶然的机会,晓雅的朋友看到了这个相册,非常喜欢。她是一家文化杂志的编辑,建议晓雅把这些照片和故事整理成一篇文章,发表在杂志上。
晓雅有些犹豫,但在朋友的鼓励下,她还是答应了。她以《老钟表店里的时光守护者》为题,写下了李师傅的故事,还有那些藏在钟表里的回忆。
文章发表后,引起了不小的反响。很多读者被李师傅的坚守和那些温暖的故事所打动,纷纷给杂志写信,表达自己的感动。还有一些人特意来到老城区,找到李师傅的钟表店,只为亲眼看看这位"时光守护者"。
钟表店的生意渐渐好了起来,不仅有更多的人来修表,还有一些收藏爱好者,特意来向李师傅请教钟表收藏的知识。李师傅虽然忙碌了许多,但脸上的笑容却更加灿烂了。
这天,店里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——一位从国外回来的老先生。他手里拿着一个破旧的钟表盒,神情激动地走进店里。
"请问,您就是李师傅吗?"老先生的声音有些颤抖。
"我就是,您有什么事吗?"李师傅连忙起身招呼。
老先生打开钟表盒,里面是一个精致的瑞士产怀表。怀表的表面已经有些划痕,但依旧能看出当年的精美。
"这是我父亲留给我的,"老先生说,"我父亲当年是一名海员,这个怀表是他在远航时买的。后来他去世了,我把怀表带到了国外。前几天不小心摔了一下,表就停了。我找了很多修表师傅,都说修不好。我回国后,听朋友说您修表手艺高超,就特意找来了。"
李师傅接过怀表,仔细检查了起来。他发现怀表的内部结构有多处损坏,零件也有缺失,修复起来难度很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