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章

蓝玉在三房住下,还是他原来的房间。

都不用咐吩,管事早早把房间收拾出来,一应铺阵全部换了新的。

若是换成以前,沈昭在意卫原的看法,多半不会同意。

现在,无所谓。

至于外头的闲话和八卦,沈昭全然不管。

有沈大老爷与沈二老爷前头顶着,她与卫原酒楼吵架都不算事。

就是卫家要退婚,沈家名声臭成这样,退婚理所当然。

至于沈家其他人,沈大老爷瘫了。

沈二老爷讹了南风馆两千银子后,也终于知道丢人,成日窝在家里,哪里还会管沈昭的亲事。

“卫家还没有动静吗?”沈昭貌似不经意的问蓝玉。

蓝玉摇摇头,“卫三爷一直在府里没出过门,卫老太太近来身体不大好,大夫说今年冬天是个坎。”

卫原倒是派人给沈昭送过信,只是他既然住在三房,信肯定送不到沈昭手上。

“卫老太太若是有个好歹,又是三年孝期……”蓝玉提醒沈昭。

儿子三年孝,孙子一年期。

但卫原父亲已过世,裴氏若是想拖婚事,大可以让卫原替父守孝。

这又是三年,到时候沈昭二十一岁。

沈昭若是不愿意等,主动退亲,那就与卫家无关了。

“这是等我主动退亲呢。”沈昭冷笑,“卫家果然都是无耻之徒。”

卫原要是主动上门退亲,至少还有点担当。

闹成这样,退亲的背骂,还要她来背,果然和卫砚是兄弟。

“姑娘若是有意退婚,我可以帮忙。”蓝玉说着,“若是卫老太太真的不好了,拖到孝期,退婚更被议论。”

沈昭沉默,虽然已经心死,但让她马上决定退婚,心里还是有一丝丝不舍,末了说着,“退婚这么大的事,我总要与姐姐说好。”

其他事情都可以瞒着沈愉,但退婚是大事,总要姐妹俩先通好气。

她有预感,与卫原退婚,多半不会好聚好散。

到时候撕起来,沈愉也有个心理准备。

“姑娘思虑周全。”蓝玉说着,心里却十分欢喜。

都要与沈愉商议了,沈昭己有退婚的打算,只是在等时机。

“姑娘,婆子来传话,老太太带着五姑娘回来了。”汀兰进门说着。

沈老太太一个月前带着五姑娘沈莺,去青云庵祈福。

十月天气转冷,庵堂住不了,这才回府。

沈昭与沈老太太见面的时候不多,但总是长辈,便道:“准备一下,午饭后我去请安。”

“是。”汀兰说着。

与蓝玉一起吃了午饭,沈昭穿好斗篷带着汀兰,去了侯府最后面的宁寿堂。

方方正正的大院,勉强称的上整洁,五间正房远看还算气派,近看就有些破败。

走到房门口,却发现连守门的小丫头都没有。

没人通传,也不好敲门,汀兰在门口扬声说着,“三姑娘来给老太太请安。”

帘子很快掀起来,是沈老太太贴身侍候的李婆子,笑着道:“老太太正念着姑娘呢,外头冷,快进来。”

沈昭带着汀兰进屋,沈老太太和五姑娘沈莺正在吃饭。

饭桌摆在右梢间,清汤寡水四个菜,更称不上精致。汀兰每天吃的都比这个好。

沈昭一直知道沈老太太嫁妆不多,积蓄不多,日子过的有些俭省,但没想到吃的都俭省了。

“不知老太太正在用饭,是我来的不是时候。”沈昭笑着说。

“我们也吃完了。”沈老太太笑着,沈莺扶着她起身到正堂坐下。

“还是你有心,知道来看看我。”沈老太太神情感慨。

她回来半日了,沈昭是第一个来请安的。

天房后妈,没有亲生儿女,满府都叫老太太,有几个真当她是老太太的。

沈昭只能笑,她也没想到自己是第一个来的。

“正好你来了,刚才靖国公府送来帖子。裴二太太过生辰,请了家里的太太和姑娘们,你们难得出门,正好一起去。”沈老太太笑着,把帖子拿给沈昭看。

沈昭有些意外,接过来看看,确实是裴家的帖子。

没指名请谁,只写沈太太和沈小姐们。

沈家名声臭成这样,裴家会下贴邀请?

沈老太太见沈昭疑惑,笑着解释,“裴家大太太娘家姓萧,是我娘家侄女。”

沈昭这才一副恍然的神情,京城勋贵之间,姻亲错综复杂。

沈老太太虽然是庶女,却是出身河安伯府萧氏一族。

河安伯府这些年虽然有些落败,但家中人丁兴旺,京城姻亲众多。

沈老太太既然是裴大太太的姑姑,裴二太太过生辰会给沈家下贴也就不奇怪了。

“五丫头今年十六了,也到了议亲的年龄,正该出门露脸的时候。”沈老太太拉着沈莺的手,有些高兴,又有些伤感,对沈昭说着。

“我老了,应酬不了。连带着五丫头也没出过门。正好这回跟你一起出门,你照顾着她些。”

高门大户的姑娘,到了该议亲的年龄,会有家里的女性长辈带着出门。

让京城的高门大户知晓,吾家女儿已长成。

宴席上有太太奶奶相中的,自会上前搭话,亲事也就开始议了。

二姑娘沈音的亲事就是这么定下来的,沈二太太带着她,各种交际应酬折腾了一年,才挑到双方都合适的如意郎君。

定下亲事的沈音,开始在家备嫁,基本不再出门应酬。

沈莺已经十六岁,十五岁及笄礼都没办,更没出门过。

沈老太太一直挺着急的,难得有机会,自然要给沈莺争取。

沈昭显得有些犹豫,裴家的帖子她并不想去。帖子上只说沈家姑娘们,又不是全部都得去。

“老太太可与两位太太说好了?”沈昭问着。

未出阁的姑娘,可以赴闺中密友的约。但是太太的生辰宴,必须得有已婚夫人带着未婚姑娘去。

沈老太太把沈莺交给沈昭照顾,但要是没有太太带队,去都去不了。

“我已经派人给大太太传了话,四姑娘也要出门,正好你们同路。”沈老太太说着,顿了一下又道:“你和卫家三爷的亲事,唉,可怜你父母都不在了,连个拿主意的人都没有。”

要是沈三太太和沈三老爷还在,这亲事早就退了。

现在卫家就这么不退亲,也不来提亲。摆明了就是欺负沈昭无父无母,没人给她撑腰。

沈昭有瞬间的沉默,随即笑着说,“那就这么说定了,我一定去。”

沈老太太高兴的点点头,又看向沈莺。

沈莺怯生生的向沈昭行礼,“劳烦姐姐照看。”

“自家姐妹,不必如此。”沈昭笑着说。

又说一会闲话,沈昭起身告辞。

回到浮碧园,沈昭没太把裴二太太的寿辰宴当回事。

沈大太太带队去,寿礼是大房出,将来裴家还礼也是大房收,姑娘们不用送礼。

至于高门贵妇们相看,她和卫原婚约还在,将来撕起来还不知会闹成什么样。

成亲的事,她现在没想法。

还是汀兰想了起来,“差点忘了,该和四姑娘,五姑娘通个气,看当天穿戴什么。”

高门大户的小姐们一起出门,不能说统一服装,也得有个差不多。

姐姐穿绿,妹妹穿红,站在一起时就成笑话了。

汀兰打发小丫头去问话,一柱香后小丫头来回话。四姑娘的意思,里头穿黄色长袄,外头是大红羽缎。

沈昭无所谓的点点头,这两样她都有。

衣服颜色敲定,汀兰忙着开箱柜找衣服以及配饰。

沈三老爷和沈三太太几乎是接连去世,沈昭一直在守孝中,出门的时候不多。

这回要去靖国公府,京城一等一的人家,肯定不能让人小瞧了去。

汀兰一个人忙碌着,沈昭看了一会账本,是她问蓝玉要的。

以前天天想着嫁卫原,当卫家三奶奶。现在婚事告吹,嫁人的事以后再说,她想先学谋生手段。

晚饭时间,沈老太太身边的李婆子来了,十分不好意思说着,“老太太打发老奴来,是想问三姑娘借身衣服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