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战场上,最有效的陷阱,就是让敌人以为自己占了天大的便宜。”她看着我,“苏时雨,你不是说,你的笔,也能当枪使吗?现在,是你的枪,该上膛的时候了。”
在她的启发下,一个大胆而阴毒的计划,在我脑中慢慢成形。
我需要一个诱饵,一个足以让李显这条老狐狸,也忍不住咬钩的诱饵。这个诱饵,就是我的同门师兄,户部主事,王清源。
王师兄为人正直,甚至有些迂腐,是我恩师最得意的门生之一。他一直对我娶了慕寒烟一事,耿耿于怀,认为我堕入了“魔道”,几次三番地写信劝我“回头是岸”。
我的心,像被针扎了一下。要利用一个真心为我好的人,去设一个局,这违背了我读了十几年圣贤书的准则。
慕寒烟似乎看出了我的犹豫。
“苏时雨,”她走到我面前,声音冰冷,“你以为这是在请客吃饭吗?这是战争。战争,就会有牺牲。你若连这点觉悟都没有,我们迟早,都会成为别人的牺牲品。”
她的话,像一盆冷水,将我浇醒。是啊,这不是在书斋里做文章,这是在刀口上搏命。妇人之仁,只会害死我们自己。
我闭上眼,再睁开时,眼中只剩下一片清明。
我开始“无意”中,向王师兄透露,我似乎掌握了慕寒烟与北燕旧部联系的“证据”。我表现出极度的悔恨与痛苦,说自己愧对恩师,愧对大夏。
王师兄信以为真。他激动地表示,只要我肯“大义灭亲”,他愿意帮我一起,将这些“证据”,呈报给御史台。
而我,则将这个消息,通过一个“偶然”的机会,泄露给了李显安插在我府里的一个眼线。
李显,上钩了。
他以为,这是上天赐给他的,一个可以一举扳倒我,并顺带将“通敌”罪名扣死在慕寒烟头上的绝佳机会。他暗中联系了王师兄,表示愿意助他一臂之力,并许诺事成之后,保举他连升三级。
一个由我亲手编织的,巨大的陷阱,悄然张开。王师兄,成了那块最鲜美的饵。而李显,就是那条即将被拖入深渊的鱼。
计划进行得很顺利。在李显的“帮助”下,王师兄很快就收集齐了所谓的“证据”——几封由我模仿慕寒烟笔迹伪造的,与北燕通信的密信。
弹劾的奏折,由御史台递了上去。皇帝龙颜大怒,下令三司会审。
所有人都以为,我苏时雨,这次死定了。
8
三司会审那天,天色阴沉,如同我此刻的心情。
我与慕寒烟并肩跪在大理寺的公堂之上,堂下,是太子党们幸灾乐祸的嘴脸。兵部侍郎李显,作为“证人”,站在一旁,眼中是掩饰不住的得意。而我的师兄王清源,则作为“原告”,一脸正气地陈述着我的“罪行”。
他并不知道,他所说的每一个字,都成了压垮他自己的最后一根稻草。
当那些伪造的信件被呈上时,我没有反驳,只是“绝望”地闭上了眼,一副束手待毙的模样。
李显见状,更是得意忘形。他站出来,痛心疾首地补充道:“陛下,苏时雨身为状元,竟与敌国质子勾结,实乃国之巨蠹!臣恳请陛下,明正典刑,以儆效尤!”
主审官,刑部尚书,是皇帝的心腹。他看了一眼面无表情的慕寒烟,又看了看我,缓缓开口:“苏时雨,你可知罪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