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场风波看似以柳氏的和稀泥告终,实则张无双已然占了上风。张承宇和张婉儿见陷害不成,心中更是恼怒,暗自发誓一定要让张无双吃些苦头。
几日后,恰逢张敬之过生辰,柳氏特意在府中设宴,请了不少亲朋好友前来庆贺。张婉儿觉得这是个难得的机会,便与张承宇商议,想在宴会上让张无双出丑。
宴会当晚,张府张灯结彩,宾客满堂。张无双穿着一身淡紫色的锦裙,头上插着一支碧玉簪,虽不施粉黛,却也难掩清丽的容貌。她跟在张敬之身旁,一一向宾客问好,举止得体,赢得了不少人的称赞。
张婉儿看在眼里,嫉妒得发狂。她端着一杯酒,走到张无双面前,笑容虚伪:“妹妹,今日父亲生辰,你刚回府不久,想必有许多话想对父亲说吧?不如就以‘孝’为题,作一首诗助兴,也好让大家看看妹妹的才华。”
众人闻言,纷纷看向张无双。他们大多听说张无双自幼在乡下长大,都好奇她是否真有学识。张婉儿则暗暗得意——她料定张无双没读过多少书,定然作不出诗来,到时定会在众人面前丢脸。
张无双心中清楚,这是张婉儿故意刁难。但她也知道,此时若是退缩,只会让人觉得她真的无知。她定了定神,端起桌上的酒杯,目光扫过满院的灯火和父亲欣慰的笑容,沉吟片刻,缓缓开口:
“寒门数载念亲恩,此日归家暖酒温。
不求荣华遮耳目,但求岁岁伴椿萱。”
诗句虽不华丽,却情真意切,既表达了她对父亲的思念与感恩,又体现了她不慕荣华的心境。众人听了,纷纷拍手称赞,连张敬之也露出了骄傲的笑容,连连点头:“好,好一句‘但求岁岁伴椿萱’,不愧是我的女儿!”
张婉儿脸色一阵青一阵白,没想到张无双竟真的能作出诗来,还赢得了满堂喝彩。她不甘心,又想出一个主意,笑着说道:“妹妹不仅诗做得好,想必琴棋书画也样样精通吧?正好府中有一架古琴,不如妹妹为大家弹奏一曲,助助兴?”
张无双心中一紧——她自幼在乡下长大,从未学过弹琴,这张婉儿显然是想让她当众出丑。她看向张婉儿,只见对方眼中满是得意,显然是笃定她不会弹琴。
就在这时,张承宇突然开口:“妹妹刚回府,或许还没来得及学这些雅致的东西,不如我来为大家弹奏一曲吧。”他说着,便走向厅堂中央的古琴,手指拨动琴弦,弹奏起一首《高山流水》。他的琴技虽不算顶尖,却也流畅动听,赢得了不少掌声。
张无双心中明白,张承宇此举并非帮她,而是想在众人面前炫耀自己的才华,同时也让她显得更加粗鄙。她不动声色地站在一旁,看着张承宇得意的模样,心中已有了对策。
待张承宇弹奏完毕,众人纷纷称赞时,张无双走上前,笑着说道:“兄长琴弹得真好,妹妹虽不会弹琴,却也有一手粗浅的绣活,今日正好带来了一件作品,想送给父亲当生辰礼物。”
说着,她让春桃取来一个锦盒,打开后,里面是一幅绣着“松鹤延年”的刺绣。只见画面中的松树苍劲挺拔,仙鹤姿态优雅,针脚细密,色彩搭配和谐,一看便知是下了苦功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