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的一生如同一场雨,从天空放晴慢慢乌云密布,然后淅淅沥沥的下,最后归于虚无。
从家里离开的时候是一个下雨天,一个人独自走在道路上,向着那未知又或者已知的未来走去。
目的地是一个离家挺远的地方,其实也不算远,毕竟和自己所读的大学相比,这点距离算是很近很近的了。
只是之前自己从未到过那么一个地方,只是在书本以及某些人那里了解到了那么一点点微小的信息。
雨打在脸上,不是我没打伞,可能是因为我喜欢雨点落在身体上的感觉吧,因为这样自己内心的孤独感才会感觉被稀释,被淡化。
我不喜欢下雨天,但我又喜欢下雨天,
不知道什么原因,总是让人感到挺矛盾的,或许和我本来就矛盾的性格有关,又或者无关,因为矛盾的本身就不矛盾,时间久了也就习惯了。
现在我要打车,去那可以去到那里的地方,拿出手机,看着手机里的打车软件,然后看了看身边,只有自己的父母,再无他人。
或许这很悲哀,因为活了二十多年,在离开家乡的时候居然会没有一个朋友相送,这该是多讨人厌啊,当然这仅仅是我认知里的看法,毕竟我没有通知到任何一个人。
对于朋友,我从来不想有过多的联系,因为觉得聊天很累,但是在很多人眼里,我恰恰又是那么爱聊天的一个人。
也有很多人说我生性淡泊,没有人情味,我有时也会严重怀疑自己是不是很不近人情,但我又觉得我不是,因为我从来不会拒绝任何一个朋友的重要求助,比如他们因为某些原因急缺钱,那个时候我就算没钱了也会想办法借钱给他,又比如,他们让我做的事情,我从来不会忘记,有时候他们却忘了。
但我又拒人于千里之外,比如我不喜欢和别人有过多的肢体接触,别人只要靠近我,我总是下意识的闪躲,或许是因为这个原因,很多人觉得我对他们有意见吧,但我是完全没意见的,我对待朋友的态度一向是友好的,除非他们的某些行为确实让人无法接受。
这或许和我过去的某些经历有关吧,但此时此刻并不重要,毕竟没有一个朋友相送这是事实,当然我并没有因此而感到任何的失落,因为失落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藏在了潜意识里,当所有的情感成为了习惯,那就会习以为常了,不会在心灵上有任何的触动。
等了有半个多小时了吧,毕竟下雨天,自己所等的那辆车终于来了,本来可以让父母送自己离开的,只是想到今天下雨,开车不安全,对于两个半百的老人,这是感觉不太安全的,还是自己打车吧,毕竟打车所用的费用也不是太贵,按照现在的经济情况还是可以接受的。
坐上车,把只有一个行李箱的行李放在了车子后备箱,关上了门,和司机打了一个友好的招呼,便一言不发了。
车子发动,我没有回头,虽然我知道父母一定在看着我所坐的车子,而我也能想像到父母送儿时候的神情,但我依旧没有回头,和刚上大学离家那个时候一样,也是没有回头,不是因为不舍,只是自己觉得没脸回头。
雨声挺大的,关着窗户,都能听见那击打玻璃的声音,司机总是时不时的说几句话,好像是这段小小的路程过于无聊,而我也总是在他企图聊天的时候,假装友好的回应他,最后故意说出一些冷场的话,让司机不懂怎么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