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章

时代:明嘉靖年间(有真实律法与服饰参照,非架空)

地点:南京旧院「金粉巷」—秦淮河北岸—江南贡院—长江渡口

人物小传

沈春灯年龄:19

身份:教坊司「第一名妓」挂牌而不卖身,擅琵琶,通律吕。

外征:冷白皮,左眼角一粒小朱砂痣,惯用「降真香」—味道成为男主后期PTSD。

性格:表面「软玉温香」,实则「算珠精」—每句软话都在算筹码。

致命弱点:会提笔写字,笔迹与当年「父案」留档一致,一旦被发现,可能坐实“罪臣余孽”。

顾允珩年龄:24

身份:嘉靖二十九年庚戌科状元,内阁首辅张璁门生,御赐「清理教坊」特使。

外征:身量六尺一寸,腕骨有旧刀痕,系少年随父戍边所留;惯佩「艾草囊」—与女主香味对冲。

性格:外冷内更冷,「律法癌」—把《大明律》当经书。

致命弱点:有「花柳过敏症」—皮肤一碰胭脂就起疹,注定只能「看」不能「吃」。

第一章 隔江初见

我奉旨南来,恰是上元。

秦淮河灯市如昼,万盏琉璃浮水上,照得律法也似软了。按《大明律》,教坊乐户今夜不得登岸,却仍有一只画舫泊在文德桥下,绛纱灯球挑在桅头,灯心微颤,像故意挑衅。我立于桥栏,手执巡牌,正欲呼役吏驱船,忽闻琵琶一声。

那声如裂帛,却偏在“轮指”处慢了半拍——只半拍,像极小心又极大胆的试探。我敲栏的指节不由应和,水波将节拍折回来,恰对上舱内一双眼睛。灯影在她瞳里炸开,碎成万点金箔。

风过时,她眼角一粒朱砂痣忽闪,像烧穿宣纸的小火星。我腕上旧刀痕无端发热,竟觉灼痛。役吏低声回禀:“大人,是教坊司第一名妓,沈春灯。”

春灯——二字一落,耳边便似雪珠滚过铁甲,泠泠作响。我记起奏疏里要查的“乐户私售香药”案,首要便是她。我收回目光,却收不回那一点错拍,仍在心口悬着。

桥下水声灯影,搅成一匹软绸。

我命役吏熄了火把,只留桥栏上一盏官灯,灯罩绘白鹇,羽尾被风吹得张合,像替我呼吸。画舫渐近,船头挂一面小牙旗,写“春灯”二字,笔致秀劲,却带着锋——传言她擅书,果然不假。

舱帘半卷,她低眉信手,续弹《阳关》。第三叠“遄行”处,又慢了半拍。我腕间刀痕随那错拍突突直跳,像旧伤里埋的弦被人拨醒。

十年前戍边,胡虏夜袭,我守烽燧,以刀击柝报更,亦如今日敲栏应拍。同袍血未冷,而我已着绯袍,立于软红十丈,为一名妓失律。水波递音,琵琶忽停。

她抬眼,隔着十丈水面,与我四目相对。灯火在她瞳仁里碎成万点,又慢慢合拢,凝成一粒极亮的火星,直投向我。我胸口像被那火星烫穿,却半步不能退——官灯在侧,退一寸便是失仪。

夜风愈急,灯球旋转,画舫被水流推得横过来。

她起身,立于船头,身披一件月白斗篷,风帽滑落,青丝泻满肩。斗篷下摆被风掀起,露出里头绛红裙角,像雪里陡然绽一朵山茶。我身后役吏倒吸气,低声道:“果然是祸水。”

我侧首,以目光止他喧哗,再回头,却见她指尖在弦上一划,发出“铮”的一声脆响,像替我呵斥。那一声后,她忽然收琴入囊,转身欲回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