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章

更让她难以置信的是,靖王非但不怒,反而若有所思地点头:“苏小姐说得有理。”

那一刻,苏月清晰地感觉到某种东西正在失控。她看着靖王专注凝视苏棠的眼神,看着周围宾客们惊诧又探究的目光,看着苏棠淡然自若的侧脸……一股冰冷的恐慌裹挟着嫉妒,狠狠攫住了她的心脏。

她突然想起儿时某次年节,父亲得了一对琉璃簪,本说好姐妹各一支。可苏棠那时病得厉害,父亲竟将两支都塞进她手里,说“姐姐病着,让她高兴高兴”。自己哭闹着去抢,反被母亲责罚不懂事。

就像此刻,她精心打扮、步步为营,却抵不过苏棠随口几句“疯话”!

指甲深深掐进掌心,刺痛让她勉强维持微笑。可她心里早已烧起一把火——烧得她眼眶发红,五脏六腑都扭曲起来。

苏棠必须消失。

就像当年那对琉璃簪,最终“意外”摔碎了一支……既然不该属于她的东西,就不该存在。

第4章  谣言中伤与清白危机

几次交锋落了下风,苏月心中的妒火越烧越旺。她意识到,寻常的小打小闹难以撼动仿佛脱胎换骨的苏棠。于是,她决定兵行险着,动用最能摧毁一个闺阁女子根基的武器——名节。

她命贴身丫鬟悄悄找来在府中有些油滑、且家中急需用钱的家丁张槐,许以重金,让他“亲眼目睹”大小姐某日傍晚曾与一名陌生男子在后门“窃窃私语,状似亲密”,并“意外”拾得大小姐“遗落”的绢帕作为物证。同时,她又让母亲柳氏院里的一个婆子“无意中”向其他下人透露,似乎曾见大小姐衣衫不整地匆匆回房。

“小姐,那张槐已按吩咐做了证,几个婆子也把话散出去了。” 心腹丫鬟低声回禀。

苏月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笑:“很好。我这好姐姐不是清高吗?这次,我就要她百口莫辩,彻底烂在泥里!” 她心中已开始想象苏棠身败名裂、被众人唾弃,而靖王殿下对其厌弃不屑的场景,快意如毒藤般蔓延。

流言如野火,迅速在苏府乃至一些交好府邸的下人圈中蔓延开来。“大小姐私会外男”的闲话,被添油加醋,传得绘声绘色。

风声很快通过小莲和其他几个交好丫鬟传到苏棠耳中。初闻时,她的确感到了一阵寒意和愤怒,并非因惧怕,而是深知这盆脏水在古代社会足以致命。但她迅速冷静下来,现代人的思维和证据意识让她没有沉浸在自怨自艾或慌乱无措中。

“小姐,他们太恶毒了!我们该怎么办?” 小莲急得眼圈发红。

苏棠沉吟片刻,目光锐利:“慌什么?假的成不了真。她们既然做了局,就必然会留下破绽。”

她首先秘密叫来了对母亲忠心耿耿、如今暗中关照她的老嬷嬷,让老嬷嬷利用在府中多年的人脉和威望,暗中查探流言的源头以及最近有哪些下人行为异常或突然阔绰。

其次,她刻意没有立即去找父亲或二娘辩解,而是一如往常地读书、写字,仿佛浑然不觉。这种反常的镇定,反而让等着看她笑话的苏月有些摸不着头脑,也让一些观望的下人心里犯嘀咕。

很快,老嬷嬷反馈,张槐近日确实赌债还清,还新得了银钱;而最先传话的婆子,也与柳氏院子往来甚密。同时,小莲也回忆起一个重要细节:谣言中所说的“私会”那日傍晚,苏棠其实在房中教她描花样,从未出院门,她可以作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