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章

苏晚晴…

十年前,我们高三。那是高考前最紧张的时候,也是我们约定好要考同一所大学,一起奔赴未来的时刻。前一天晚上,我们还偷偷在操场上牵手,看着满天繁星,她说:“周暮,等考上了大学,我们就光明正大地在一起,谁也不能再把我们分开。”

她的眼睛亮晶晶的,比天上的星星还亮。

第二天,她就消失了。像人间蒸发一样。没来学校,家里人去楼空,电话成了空号。我问遍了所有可能知道她去向的人,都没有任何消息。老师说她家可能遇到了急事,匆匆搬走了。邻居们也对此讳莫如深。

她就这么从我的世界里彻底被抹去,不留一丝痕迹。留给我的,只有漫长的痛苦、不解和自我怀疑还有无尽的等待。这些年,我拼命赚钱,某种程度上,也是想用物质的充实来麻痹自己,或者幻想着有朝一日能有足够的资源和能力,去查清当年的真相。

可我从未想过,会是在这样一种情境下,以这样一种诡异的方式,重新触碰到关于她的线索。

在客户Z的体验中,那个由“造梦师”编织的虚假记忆里,为什么会出现属于苏晚晴的、如此私密而真实的细节?

一个可怕的、我之前从未敢深想的行业传闻,猛地浮现在我的脑海——据说,最顶级、最追求极致真实感的“浪漫体验”,其情感模板和记忆细节,并非完全凭空创造。有些富豪会秘密购买特定对象的真实记忆情感数据,尤其是那些关于“初恋”、“挚爱”的珍贵记忆,然后由“造梦师”进行改编、优化,植入载体大脑,供自己体验。

这种被私下交易的、源自真实人物的记忆数据,在行话里被称为——私人“纪念品”。

难道……苏晚晴当年并非简单的搬家或不告而别?她是……被人盯上,她的记忆,她和我之间那段纯粹的情感……被人为提取出来,做成了一件可以买卖、可以植入他人脑中随意体验的……“纪念品”?

这个念头让我遍体生寒,胃里一阵翻江倒海,几乎要呕吐出来。

不行,我必须查清楚!

3 静谧花园的秘密

客户Z成了我唯一的突破口。接下来的几次服务,我强忍着内心的翻江倒海,更加专注地“扮演”好自己的角色,同时像最敏锐的侦探一样,捕捉着每一次体验中可能出现的、属于苏晚晴的蛛丝马迹。

我发现,那些相似的细节并非每次都出现,它们像是被随机打散的碎片,混杂在“造梦师”编织的主流剧本中。有时是一个下意识的抿嘴动作,有时是看到某种颜色时眼神里一闪而过的偏好,有时是哼出的一段模糊的、我依稀记得是苏晚晴那时候唱过的歌谣调子。

这些碎片化的证据,更加坚定了我的猜测。客户Z体验的这个“青涩初恋”模板,其底层数据,极有可能来源于真实的苏晚晴!

我开始利用服务之外的时间,动用我所能想到的一切手段调查客户Z的真实身份。这并不容易,这个行业的核心就是保密。但我也有我的优势——我接触过形形色色的富婆,听过她们偶尔流露出的关于圈子、关于奢侈生活的碎片信息。我像玩拼图一样,将这些碎片与客户Z表现出的细微习惯、偶尔提及的模糊地点、甚至她使用的香氛品牌可能关联的社交圈层进行交叉比对。